本文作者:访客

基金经理晒实盘,有人收益率已超100%!能“抄作业”吗?

访客 2025-08-02 10:00:47 30766
基金经理晒出实盘交易成果,部分收益率超过100%,引发市场热议,投资者关注是否可借鉴其投资策略进行投资,投资需谨慎,不同市场环境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下的投资策略不可一概而论,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分析投资风险,避免盲目跟风“抄作业”。

基金经理公开晒自己的百万实盘,你会“抄作业”吗?

基金经理晒实盘,有人收益率已超100%!能“抄作业”吗?

财闻注意到,基金经理公开持仓、公开调仓,正成为基金行业的新风向。据财闻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9位基金经理在天天基金、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公开基金实盘,实盘总金额从4万余元到400多万元不等。其中国金基金的姚加红和马芳,国泰基金梁杏、鑫元基金刘俊文、德邦基金雷涛、天弘基金郭相博等6位基金经理的实盘总金额均超百万元。

虽然基民频频吐槽基金“一买就套”,但这19位基金经理的实盘投资却均取得正收益。其中,永赢基金任桀名为“永赢科技智选定投”的实盘,持续加仓自己在管的永赢科技智选,截至7月31日,任桀实盘组合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已经高达102.82%。

截至发稿,天天基金平台上的话题“基金经理开实盘啦”已获得29.5万浏览,1703次讨论。从评论区也能看到基民的不同态度,有人质疑基金经理实盘金额太小,每次定投1000元是“作秀”;也有人表达对此举表示认可,紧跟基金经理的步伐加仓。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这背后或潜藏着合规问题。基金经理晒实盘是否做好了风险提示?这算是基金经理变相“带货”吗?财闻联系多家基金公司想要采访这些问题,但各家公司对此话题讳莫如深。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王方琳认为,晒实盘的确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例如实盘组合短期业绩亮眼可能会吸引基民盲目跟风;基金经理在晒实盘的描述中频繁暗示实盘持仓与其管理的基金持仓高度一致,则可能招致变相带货的质疑。“对此,平台、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要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合力做好合规性把控。”

单一赛道VS多元配置

目前公开晒实盘的19位基金经理,持仓大致可分为两种风格。

第一种风格为“单一赛道”型,即基金经理选择持有同一风格或者重仓同一赛道的基金,且持仓品种均为自己在管的基金。

比如目前实盘金额最高的国金基金姚加红持仓均为量化基金,分别是国金量化多因子股票A、国金量化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A。截至7月30日,姚加红实盘总金额达405.09万元,累计收益达104.51万元。

永赢基金的张璐则通过定投自己在管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永赢高端装备智选两只产品,以真金白银表达对机器人与商业航天两个板块的信心。

从张璐公开的实盘笔记来看,2024年初他持仓的两只产品收益一度全部为负,总亏损金额近4万元,今年起两只产品的收益才陆续回正。其中,投资机器人赛道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不仅拿下了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第三名,还带动张璐的投资收益大幅提升。截至7月31日,张璐实盘总金额48.18万元,投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的收益率达65.35%。

第二种风格为“多元配置”型,即基金经理实盘中持有多个主题的产品,且并不局限于自己在管的产品。比较典型的包括国泰基金的梁杏、富国基金的张圣贤、德邦基金的雷涛等人。

比如国泰基金梁杏实盘持有的产品中,既包括创新药、半导体芯片、军工等行业主题ETF,还有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中证A500ETF联接C等宽基,其中只有2只是梁杏自己在管的基金。

德邦基金雷涛的实盘不仅把自己在管的产品全部囊括在内,还有3只德邦基金其他基金经理在管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雷涛目前总收益为正,但是持仓中有两只产品收益为负,一只是他自己在管的德邦稳盈增长,目前A份额收益率为-3.67%,另一只是陆阳在管的德邦高端装备混合A,收益率为-12.08%。

上银基金的陈博在天天基金开放了名为“左手红利右手科技”的实盘组合,不仅持有自己管理的上银未来生活,还持有富国基金旗下的一只货币基金。陈博也是这19位晒实盘的基金经理中,唯一一位持有非自己所在基金公司产品的人。

和基民成为“一条船上的人”

除了晒出自己购买的产品与收益,基金经理也试图通过晒实盘的方式向投资者传递定投、长期持有、逢低布局等科学的投资理念与方法。

比如易方达基金的成曦、永赢基金的张璐等人,从开放实盘以来几乎每周都会定投实盘组合。

其中,成曦实盘中仅有易方达科创50联接A一只产品。早在2022年9月起他坚持每周定投1000元,2023年9月还将定投金额提高到2000元。

2024年10月9日,成曦发文称按照前一日的收盘点位计算,科创50指数的估值已达73倍,属于中高位,因此他决定暂停定投。至今成曦的定投仍处于暂停状态,但他依旧会每周发布定投笔记,分析最近科创50指数的走势,解释持续暂停定投的原因,表达长期持有的态度。

富国基金的张圣贤经常第一时间在平台解读市场异动的原因。比如7月30日,他连发三条动态,解读了创新药、银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影响。还有投资者留言询问其医疗器械、消费等其他板块的机会,张圣贤也积极与其互动。截至目前,张圣贤在平台拥有13.5万粉丝,获赞70.2万。

通过这些公开动态,也得以窥见基金经理公开实盘的原因。总体来看,实现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传递对自己投资策略的信心等是主要原因。

在7月9日发布的实盘笔记中,姚加红表示自己开实盘的原因有二:一是对自己的量化策略有信心,想用这种方式和广大持有人一路同行;二是长期看好A股市场。

鑫元基金的刘俊文更是在平台上发文,表示买了自己的产品以后就和投资者是“一条船上的人”,他作为掌舵者则会认真去做好产品的收益。他甚至调侃:“刘俊文你还有不少钱在里面,做砸了你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6月16日,刘俊文晒出一笔30万元的买入鑫元价值精选混合A的记录,这也是目前晒实盘的基金经理中晒出的最大一笔单次买入金额。他坦言:“这些投入的资金,每一分都与我管理的基金净值同频共振。它们源自我的信念,而非盲目的冲动。”

基民“买账”吗?

基金经理想要和基民“共进退”,基民“买账”吗?

翻阅各位基金经理实盘动态的评论区,确实有部分基民认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愿意积极跟随操作。比如张圣贤打开了平台的“操作”板块,即每一次实盘操作都会展示出来,他加仓时有基民表示:“跟上贤总!+点。”

目前收益率十分亮眼的任桀,也吸引了一批基民的关注。有基民在评论区称赞其“有大局观,调仓换股能力强”;还有基民晒出持有永赢科技智选的收益,表示看好任桀。

但基民的质疑声也不小。比如海富通基金纪君凯的评论区,有基民提出“实盘金额太低了,参考跟单有点儿下不去手呀”。还有基民认为基金经理每次只定投1000元、2000元,金额过小,质疑这是在“作秀”“攒零花钱”。

如果基金经理投资板块的业绩不好,基民的态度就更加谨慎,甚至多偏向负面。比如已经震荡调整较长时间的机器人板块,虽然张璐仍持续定投并更新行业动态,但基民则表示“扛不住了”,还有许多基民将基金经理的发言当作“反指”,称“你一发文章我们就亏钱”。

规避风险需三方协力

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王方琳看来,与传统自购相比,晒实盘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基金实盘的透明度更高,投资者可通过持仓结构和调仓逻辑判断基金经理是否言行一致。

另一方面,晒实盘将理论方法和投资实践操作相融合,通过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向投资者通俗易懂地传递投资理念、普及实操性知识和培养风险意识,能够起到一定的投教作用。

但是随着晒实盘热度渐起,业内对基金经理晒实盘的质疑声也不小。比如有业内人士担忧,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因为看到基金经理实盘的高收益而盲目跟风,忽视投资产品与风险匹配情况;也有人质疑基金经理晒实盘是变相“带货”。

财闻尝试联系多家基金公司,询问其如何规避前述潜在风险,但各家公司对此话题讳莫如深,均拒绝采访。

“业内的质疑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对投资者的保护和行业规范的关注。”王方琳表示。想要规避这些风险,她认为平台与基金经理应各自“把好关”。平台应建立资质审核和内容预审机制,并规范信息披露标准,例如对基金经理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对晒实盘的文字和图片内容是否存在“最佳”“稳赚不赔”等绝对化表述或诱导性话术进行事前检查和拦截。基金经理应严格隔离个人实盘与管理基金的操作,不披露未公告的基金调仓等未公开信息。此外,应对每只基金进行针对性的风险披露,而不应以“实盘业绩不代表基金未来表现”来一笔带过。

对于普通投资者,王方琳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可将实盘作为了解基金经理思路的参考之一,在综合考虑自身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的前提下,结合产品的投研团队、投资策略和费率等多个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