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超3590只基金跑输基准10%!业绩不佳,基金经理面临降薪压力

访客 2025-05-13 15:32:03 18006

近年来,部分基金在业绩表现上显著落后于其设定的比较基准,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近3年有超过50%的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局面或将被打破。

超3590只基金跑输基准10%!业绩不佳,基金经理面临降薪压力

证监会出台方案,推动公募高质量发展

上周,证监会正式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25项具体举措深化行业改革。该方案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一是推动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转型为回报导向;二是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效力;三是同步推进浮动费率制度与考核薪酬体系革新。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特别建立了绩效奖惩机制。对于连续三年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的基金经理,其绩效薪酬将显著下降;而对于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则给予合理激励,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

部分基金跑输基准超50%,行业问题凸显

自2020、2021年的高增长后,资本市场波动加剧,部分基金的表现远不及预期。根据国泰海通证券统计,2017年至2025年4月末期间,全市场公募基金中,3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上的平均占比约为15%。而在主动权益基金领域,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6%。

具体来看,在市场表现较好的年份(如2020年、2021年),相关基金跑输基准的比例低于5%;但在过去三年市场收益不佳的年份中,跑输基准10%的比例一度接近65%。以广发兴诚C为例,这款成立于2021年初的基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近3年累计亏损49.58%,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了3.15%,跑输幅度超过50%。

类似情况还发生在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基金上。尽管其过去5年的净值增长率高于基准,但在2022年后,该基金连续三年未能实现盈利,合计亏损53.31%,而同期基准仅增长1.40%。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重仓的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因产业竞争加剧导致股价大幅回落。

收费模式优化,行业步入深改阶段

面对行业痛点,华安基金表示,基金管理费与业绩比较基准高度相关的设计模式,促使基金管理人在设置基准时更加审慎,同时也让基金经理更加重视基准的约束作用。此外,引入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对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2日,近三年共有3590只基金(不同类别分别计算)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若仅考虑规模较大的产品,在当前规模超过10亿元的基金中,共有409只基金低于基准收益10%。例如,广发兴诚C不仅业绩表现不佳,其规模也从成立之初的119.54亿元缩水至不到25亿元,降幅达八成。

与此同时,基金公司在过去几年间收取了高额管理费和托管费,但并未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这种现象引发了投资者对现行收费模式的质疑,也为行业改革提供了动力。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多资产组合成重点

在改革背景下,基金公司开始重新审视并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例如,兴业聚惠混合将基准中固收部分的占比从20%提升至90%,以更准确反映其风险收益特征。富荣价值精选混合则直接从权益投资转向固收+策略,基准也随之调整。

富荣基金解释称:“基于本基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限制,选用上述业绩比较基准能够忠实反映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百只公募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其中多资产组合产品成为调整的主要对象。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更多基金将重新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以更好地匹配投资目标和客户需求。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