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多位公募老将新去向:固收名将马龙加盟天弘,王海峰入职鹏扬

访客 2025-05-14 15:24:14 23025
多位公募老将新去向:固收名将马龙加盟天弘,王海峰入职鹏扬摘要: 近日,备受市场关注的多位公募老将去向已定。据业内人士透露,原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基金经理马龙已正式加盟天弘基金,坊间传言最终落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静默期结束之后...

近期,公募基金行业的人才流动备受市场关注,多位资深基金经理的去向尘埃落定。

据业内人士透露,原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基金经理马龙已正式加盟天弘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待静默期结束后,马龙将继续投身固收投研一线,从事基金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公示数据,原银华基金老将、基金经理王海峰已入职鹏扬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年内已有134位基金经理离任,这一数字较往年显著增加。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公募基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行业内人才流动更加频繁,这将成为行业活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固收名将马龙:从招商到天弘

作为固收领域的标杆人物,马龙在今年4月初卸任了所有在管产品,彼时业内便猜测其可能离职,而他的最终去向——天弘基金,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马龙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自2009年加入泰达宏利基金担任研究员以来,他深耕宏观经济、债券市场策略研究,并于2012年加入招商基金,逐步成长为固定收益领域的核心人物。他积累了近16年的债券投研经验及近11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历。

马龙的投资框架以信用利差挖掘为核心,注重风险控制与组合静态票息保护。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他灵活运用票息策略、杠杆策略等多种手段,并通过密切跟踪宏观高频数据,精准研判利率波动,实现止盈止损的高效管理。

以其代表作招商产业债为例,马龙任职近10年间,该基金实现了68.32%的总回报,年化回报高达5.36%,最大回撤仅为2%,且仅需58天即可完成回撤修复。此外,他曾管理的最大规模一度接近900亿元,展现出卓越的大资金管理能力。

此次加盟的天弘基金,是固收领域的佼佼者。目前,其固收投研团队成员超过70人,管理规模逾万亿元,其中非货币类固收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863亿元,位居行业第14位。马龙的到来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天弘基金在固收领域的领先地位。

王海峰选择“个人系”鹏扬基金:权益领域的新征程

除马龙外,另一位行业老将王海峰的去向同样引人注目。根据中基协最新数据,他已于5月正式入职个人系公募鹏扬基金。

多位公募老将新去向:固收名将马龙加盟天弘,王海峰入职鹏扬

王海峰的职业生涯始于2008年,彼时他加入银华基金,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行业研究员等职务,专注于交通运输、钢铁、大宗商品等行业的深度研究。2016年起,他开始管理公募基金,累计任职时间超过9年。

在其管理的多只基金中,银华鑫盛灵活A和银华鑫锐灵活配置A表现尤为亮眼,分别实现了179.41%和111.43%的任职回报,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17.21%和14.04%。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王海峰的投研实力,也为他在行业中赢得了良好声誉。

今年4月初,王海峰卸任所有在管产品,业内随即传出其或将离职的消息。如今,随着中基协数据的更新,他加盟鹏扬基金的消息得以证实。

鹏扬基金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典型的个人系基金公司。截至2024年末,其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726亿元,非货公募资产规模为1099.9亿元,累计创造投资收益超259亿元,分红近109亿元。最新数据显示,鹏扬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1181.96亿元,在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位列第53位,而在个人系公募中则稳居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鹏扬基金的业务结构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债券型基金规模达880.03亿元,占总规模的绝大部分。然而,公司在主动权益领域的布局相对薄弱。自2020年以来,鹏扬基金积极发力混合型基金,引入多位权益类基金经理,试图补齐短板。王海峰的加入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体现。

行业趋势:高质量发展下的良性流动

事实上,马龙与王海峰的流动只是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人才变动的一个缩影。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年内已有134位基金经理离任,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日前,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引导基金公司强化人力、系统等资源投入,构建“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进一步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家公司愈发重视投研团队的系统化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水平人才的流动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还将进一步激发行业整体活力,为投资者带来更优质的资产管理服务。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