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士丹利基金:美国关税冲击下 内需品种相对收益将会凸显

摩根士丹利基金展望市场称,美国对外关税的影响之下,海外市场进入衰退交易模式,A股市场也可能出现短暂降温,基本面的担忧也会加重,提振内需是国内政策的主要抓手,投资者预期在显著增强,内需品种相对收益将会凸显。提振内需的方向包括,提振消费政策继续加码,货币政策的宽松提前,加码支持基建等。短期投资者避险情绪预计会增强,继续抛售一些高估值品种,A股市场的波动增大难以避免,但此阶段可能是寻找优质品种的绝佳时机。
即便面临着较为不利的宏观环境,过去几年仍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公司,这类公司并非是依托行业的上升周期成长起来的,而是凭借着出色的管理能力或技术优势取得了快速的成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不光在科技领域,在传统的消费和周期行业也不乏这种穿越品种,值得持续看好重点关注。
资讯回顾
1. 中办、国办:完善价格治理机制
4月2日,为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治理机制,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其中提出,综合考虑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及经济增长、市场预期、输入性影响等因素,合理确定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强化宏观调控导向作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价格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提升价格总水平调控效能。(来源:新华社)
2. 证监会:加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4月3日,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商业航天、网络经济等不同领域的民营科技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会上强调,进一步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加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民营经济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优秀代表,希望大家坚定信心,保持爱拼才会赢的精气神,以实际行动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做优做强。(来源:证监会)
3. 国资委:超前布局、梯次培育未来产业3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表重要文章。其中重点提到,对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具有发展基础但未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推动国有企业加大布局力度,抓紧迎头赶上;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鼓励国有企业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来源:国资委)
4. 沪深北交易所集体发布:重点监控程序化交易
4月3日,沪深北交易所分别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并就有关配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将于7月7日开始正式实施。《实施细则》对证监会《管理规定》规定的四类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作了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以及短时间大额成交四类异常交易行为的构成要件。(来源:上交所)
5. 国家发改委召开企业家座谈会
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会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希望企业家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放眼全球、抢抓机遇,大力开拓多元化市场,积极创新贸易渠道方式,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加强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认真倾听企业心声,主动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坚定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6. 3月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至近一年来最高水平。3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0.8,前值为50.4,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3月官方综合PMI为51.4,前值为51.1,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来源:国家统计局)
7. 欧佩克:主要产油国5月起将增产
4月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表声明,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自今年5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这一增产量远高于市场预期。上述8国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此后减产措施多次延期,于2024年12月延长至2025年3月底。8国今年3月决定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产量,以回撤2023年宣布的自愿减产措施。(来源:新华社)
8. 美国3月非农新增就业大超预期美东时间4月4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22.8万,高于预期的增加14万。3月失业率升至4.2%,预期4.1%,前值4.1%。
尽管非农报告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具有韧性,但是市场对后续就业比较悲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需要先观望,等明确了形势,再考虑行动。他指出,本次新关税政策远超预期,可能持续推升通胀,美联储需要保证通胀预期不会上升。(来源:华尔街见闻)
全球市场
3月31日至4月4日,全球主要股指集体下跌。美股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7.86%,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0.02%,标普500指数下跌9.08%,行业板块方面,必需消费、公共事业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下跌2.46%,行业板块方面,电讯业、公用事业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数据来源:统计区间3月31日至4月4日,过去市场表现不代表未来。
A股市场
3月31日至4月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周四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28%,深证成指下跌2.28%,创业板指下跌2.95%。从市场成交量来看,本周日均成交额为11555.03亿元,量能相比上周有所下降。
从本周表现来看,市场整体震荡回调,两市成交金额进一步回落。当前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加上地缘关系和海外政策的不确定性,投资者普遍以谨慎观望为主。
数据来源:统计区间3月31日至4月4日,过去市场表现不代表未来。
行业表现方面,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公用事业、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等板块表现较好,汽车、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等板块表现较差。
数据来源:统计区间3月31日至4月4日,过去市场表现不代表未来。
市场展望
总体来看,美国总统4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白宫发布的文件显示,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的10%关税将于4月5日生效。美国的“对等关税”超预期,若美国对外加征关税措施全部落地,其对外有效关税税率可能会超过20%,这会达到上世纪初的水平,将导致美国对外贸易的大幅萎缩。全球市场迎来显著调整,美股等发达市场领跌。美国宣布对华加征34%的关税,市场定价全球衰退预期,商品暴跌。美国政府敦促美联储降息,但美国3月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鲍威尔表示不应低估关税对通胀的影响,维持全球两次降息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