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ETF前25强,中国杀进3席

据知名投资研究机构晨星近日发布的《全球公募基金及中国主题基金资金流观察》报告,截至2024年底,中国有3家基金公司的ETF规模跻身全球前25强。
按基金公司总部注册地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球前25大ETF提供商(不含货币基金)中,有14家来自美国,其中贝莱德、先锋、道富居前三位,规模分别达到4.26万亿美元、3.24万亿美元、1.61万亿美元,这也是仅有的规模超过万亿美元的3家。从市占率看,前三市占率合计达到64%,头部效应明显。
中国则有3家基金公司榜上有名,分别为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至2024年底的ETF规模分别为905亿美元、804亿美元、643亿美元,分别居第19位、第21位、第23位。
报告同时显示,2024年全球公募基金(含货币基金)共吸引了近3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总规模达到近65万亿美元,较2015年底的29万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且资金流呈现积极态势。
从具体流向看,2024年资金主要流向债券型和货币基金,估计净资金流分别为1.19万亿美元和1.25万亿美元,占全部流入资金的40%和42%,股票型基金则吸引了741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占比为25%。其中,流向债基的资金中,近半流入了美国债券基金,其次为亚洲债券基金、欧洲债券基金和环球债券基金。
从基金注册地来看,剔除货币基金,2024年资金流入最多的是美国市场,其次是欧洲,中国内地的基金位列第三,流入资金分别为7243亿美元、3322亿美元和2474亿美元。而从近年资金流变化看,中国内地市场在过去五年均呈现持续资金净流入态势,美国和欧洲市场则在2022年出现资金净流出。
按股票型基金投向来看,2024年全球最吸金的股基类型为美国大盘平衡股票,其次是环球大盘平衡股票、大中华区股票和印度股票。值得关注的是,在资金流入前十的股基类型中,规模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为大中华区股票,主要以中国内地注册的基金为主,2024年规模增长27.3%;其次是印度股票,规模增长20.6%。
不过,尽管2024年股票型基金吸引了7415亿美元的资金,但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其中,被动基金净资金流入1.1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主动基金却遭遇资金净流出。
若把时间拉长到近十年,主动型基金更是呈现持续“失血”状态。数据显示,过去十年,被动股票型基金始终保持着资金持续净流入的良好态势,而主动股票型基金则仅在2021年实现资金净流入,其余年份全部净流出。
来源:晨星《全球公募基金及中国主题基金资金流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