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ETF发行狂欢背后的隐秘游戏:券商首发暗设“绑定条款”

访客 2025-02-21 13:10:01 57148
ETF发行狂欢背后的隐秘游戏:券商首发暗设“绑定条款”摘要:   继建信基金旗下产品“一日售罄”之后,科创综指ETF再传捷报。  2月19日,工银瑞信科创综合价格ETF提前结束募集。同日,易方达基金公告称,易方达科创综指ETF将于2月20日结...

ETF发行狂欢背后的隐秘游戏:券商首发暗设“绑定条款”

  继建信基金旗下产品“一日售罄”之后,科创综指ETF再传捷报。

  2月19日,工银瑞信科创综合价格ETF提前结束募集。同日,易方达基金公告称,易方达科创综指ETF将于2月20日结束募集,距离原定募集截止日提前了1天。

  同时,其他多只正在发行的科创综指ETF,目前的募集份额也超过10亿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科创综指ETF销售火爆的背后,券商渠道功不可没。尤其是国泰君安、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大中型券商,销售规模(多只产品累计)领先同业。

  事实上,不只是科创综指ETF,ETF首发的渠道中,券商正在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3.7万亿ETF市场正在加速扩容。对券商而言,抢夺ETF市场份额,一方面是为了“绑定”基金公司,进行业务协同、赚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更是押注未来的业务机会。

  虽然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减少了管理费分成、尾随佣金收入,但在ETF发行大潮下,券商的基金代销业务,已形成了一条新的利益链。大券商“卷”ETF首发

  2月17日,13只科创综指ETF同步发售。其中,大多数产品设置了20亿份的募集上限,募集期限在5日—12日不等。

  虽然整体声势不及A500ETF,但科创综指ETF的发行也有不少亮点。除了建信科创综指ETF在发行首日就火速卖了超过20亿份,工银瑞信、易方达旗下的产品也相继提前结束了募集。

  从过往经验看,销售火爆的宽基ETF,往往有渠道的大力支持,科创综指ETF也不例外。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中型券商是科创综指ETF首发的主力渠道。其中,国泰君安在本轮发行中的表现比较突出。

  “可能是因为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正在合并,国泰君安的分支机构比较在意自己的表现,所以这次卖科创综指ETF也格外卖力。”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另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相比A500ETF,其所在公司没有给财富团队压太重的任务,科创综指ETF卖得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开年以来,科创板有一波行情,科创综指本身也涨得不错,而且ETF流动性比较好,所以更容易吸引投资者。

  从科创综指ETF发售首日的情况来看,除了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601066)、银河证券、国信证券的销售规模也较大。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向记者指出,对于ETF首发,券商渠道之所以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券商拥有专业的投资顾问团队,能够针对在售的ETF产品为客户提供市场分析、策略建议以及资产配置方案等增值服务;券商的客户群体,主要是股民和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这些客户投资经验丰富,对ETF这种兼具股票和基金特性的产品接受度相对较好。

  此外,“券商在市场推广方面有丰富的资源和渠道,可以通过线下营业网点、线上交易平台、发布研究报告等多种模式对ETF首发进行宣传推广。”姚旭升谈道。赔本赚吆喝?

  虽然各大券商正在暗自较量,但做ETF首发的利润大幅下滑已是公开的秘密。

  券商首发ETF的收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公募基金管理费分成;二是尾随佣金。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之后,券商做ETF首发的毛利率已经下降了很多。”上述券商人士向记者举例谈道,比如,仅尾佣这部分,2020年,券商卖ETF,最高可以拿到60倍的交易佣金量,以“万八”的佣金计算,最终可以拿到4.8%的佣金收入。即使是弱一点的渠道,也能有40倍的交易佣金量。但目前新规已严禁用销售规模换交易佣金,尾佣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

  而ETF管理费方面,基金公司能够分给券商的部分相当有限,因为ETF管理费本身就低于主动权益产品,多为0.15%,即使按照50%的比例分成,也只有7.5‰。

  上述券商人士感叹,“像之前A500ETF首发时,有券商加大了对投顾的激励,相当于增加了做首发的成本,这种情况下,可能是券商‘贴钱’给员工做激励。”

  事实上,券商不会真的“赔本赚吆喝”,在ETF首发上赚不到的钱,会以其他的方式“回流”。

  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大型券商之所以如此卖力地做ETF首发,主要是因为与对应的基金公司有其他业务合作。

  “比如,A基金公司若把一些产品的托管、券结,同时放在B券商,那么,B券商也会格外重视A公司产品的销售。毕竟,券结的收入相当可观。”该人士表示。

  他指出,虽然代销ETF的收入已经接近腰斩,但情况还是好于其他场外基金的首发,因此券商不得不重视ETF的首发。

  另一位市场人士表示,目前,一些券商和基金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基于这种关系,基金公司会把所有产品的费用打包支付给相应券商。也就是说,券商会综合考虑ETF的首发值不值得花力气。

  姚旭升也谈道,券商销售ETF不仅可以获得代销收入,还能带动融资融券、券结、托管、做市等其他业务,实现协同效应,促进公司综合实力的发展。押注未来

  在ETF大时代,券商对代销ETF业务的考量,更多是尽早抢占市场制高点。

  在姚旭升看来,随着指数化投资的兴起,ETF作为权益类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券商积极参与ETF销售,可以提前布局这一高增长赛道,分享未来的发展红利。

  同时,ETF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工具,与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目标高度契合,通过布局ETF业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资产配置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也向记者指出,虽然当前ETF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但基金公司、券商还是会义无反顾扎进去,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家一致认为ETF是资产管理行业的未来。

  “券商也是在押注未来的业务机会,每家券商都担心在这轮竞赛中被落下,因为后面很难再追赶上来。”该人士表示。

  此外,他提到,除了行业竞争使然以外,券商重视ETF市场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即目前他们也更愿意向客户推荐ETF而非个股,因为个股对客户的伤害更大,为了留住客户,券商也会去推ETF。

  “不过,一线投顾主动卖ETF的意愿不大,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后,卖ETF不赚钱,一线投顾更愿意卖私募。销售ETF更多是因为总部会给压力。”他补充说。

  事实上,从目前的行业格局看,大中型券商在ETF赛道的优势已十分明显。

  根据上交所统计,2025年1月,在券商经纪业务ETF成交额方面,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华宝证券当月成交额占比分别为11.42%、5.88%、5.43%,位列行业前三;紧随其后的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海通证券,这几家券商的成交额占比依次为5.19%、4.90%、4.65%、4.60%。

  而从券商经纪业务持有ETF的保有量来看,截至2025年1月末,前十大券商经纪业务持有ETF规模比例上升至75.06%,与去年底75%的水平略有增加。

  其中,申万宏源、银河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的持有规模占市场比重依次为19.32%、19.21%、6.40%、5.16%、4.85%,位列行业前五,排在第六、第七名的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持有规模占比分别为4.65%、4.5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