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内卷”概念股盘中回落,行情结束了吗
近期,“反内卷”概念股在盘中出现了回落,这引发了市场对于这一行情是否已经结束的讨论,内卷,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之后,无法转化为更高级的模式的现象,而“反内卷”则被视为一种对过度竞争和压力的反抗,追求更加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在股市中,“反内卷”概念股一度受到追捧,但近期出现的回落可能意味着市场对于这一概念的热情有所降温,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反内卷”行情已经结束,因为这一概念仍然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于生活和工作方式改变的渴望。“反内卷”概念股的走势将取决于市场对于这一概念的持续关注度以及相关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化,投资者在面对“反内卷”概念股时仍需保持谨慎,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相关信息。
今日开盘,“反内卷”概念主线全线回落,煤炭ETF(515220)跌超3%,钢铁ETF(515210)跌超2%,建材ETF(159745)、光伏50ETF(159864)跌近1.5%。
行情的回落让投资者不禁疑问,“反内卷”行情结束了吗?
从驱动逻辑角度来看,短暂的回调并不影响反内卷政策驱动下行业估值逻辑的根本性变化。这种短期调整更多是市场恐高情绪的阶段性释放,而非底层估值逻辑的逆转。
从政策维度来看,当前“反内卷”政策的核心在于通过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淘汰低效产能、推动技术升级,重塑周期行业的盈利模型。相关行业的估值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弱预期弱现实”变为“强预期弱现实”,回调或形成二浪上涨的优质买点。
从历史来看,以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为例,在2016年2月到2017年底,建材行业涨幅达45.75%,钢铁行业涨幅达41.61%,煤炭行业涨幅达31.55%。本轮改革政策还没有具体文件落地,若后续确切文件下发,相关行业有望受益,指数或也会迎来行情。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反内卷”有助于PPI降幅收敛,未来若有需求端扩张政策配合,则有望走出低物价状态。短期来看,“反内卷”可能会约束产能过剩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但中长期来看,“反内卷”有助于经济恢复供需均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上升。
华泰证券表示,股市建议短期继续顺势交易,8月关税、业绩期、政策淡季等事件较多,适当增加灵活度。中期关注反内卷政策成效,聚焦反内卷主线之外,仍主要从低位科技找切入机会。
相关机会:
煤炭ETF(515220):全市场唯一一只煤炭ETF,规模突破70亿元。跟踪中证煤炭指数,集齐动力煤+焦煤焦炭+煤化工。
钢铁ETF(515210):全市场唯一一只钢铁ETF,规模突破30亿元。跟踪中证钢铁指数,集齐钢铁板材+特钢+金属制品。
建材ETF(159745):全市场规模最大建材ETF。跟踪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集齐水泥+玻璃+消费建材。
光伏50ETF(159864):连续5日净流入额超2亿元。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包括硅料硅片+组件+设备+电站,集齐光伏全产业链。
风险提示:
截至7月25日。建材ETF规模为14.9亿元,位居同类三只建材ETF首位。基金规模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