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解码二季报下半年投资机遇,新势力登台,国家队继续偏好ETF

访客 2025-07-25 13:10:43 8169
根据二季报的解读,下半年投资市场将迎来新势力的登台,包括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国家队将继续偏好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作为其投资工具,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布局、长期增长潜力的ETF,随着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外资的持续流入也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总体来看,下半年投资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投资者应关注新兴产业和长期增长潜力,同时注意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的合理性。

解码二季报下半年投资机遇,新势力登台,国家队继续偏好ETF

  7月下旬,公募基金二季报密集披露,各大基金的调仓动向和盈利水平逐渐开始浮出水面。

  回顾2025年二季度,全球经济延续复杂格局,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保护主义持续,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仍存,影响全球贸易及供应链。国内经济在稳增长政策推动下逐步复苏。

  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波动特征延续,结构性机会进一步凸显。

  今年二季度,上证指数除了4月初贸易战的影响有过短期的大幅下跌,整体走势平稳,大部分时间维持在3300-3500点之间,并一路震荡向上,沪深两市的日均成交量也维持在1.4万亿左右。

  通过基金二季报中的信息和数据,可以观察行业的变化趋势,捕捉市场对2025下半年市场及产业趋势的前瞻洞察。

  一、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整体解析 (一)ETF仍是增长引擎

  随着2025年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最新盈利情况出炉,因权益、债券基金整体业绩回暖,二季度公募基金“赚钱效应”进一步强化。

  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募基金产品整体盈利达3850.98亿元,且实现了逐季递增。华夏、易方达、广发等11家基金公司盈利超百亿元。

  具体来看,1998年至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公募基金整体为持有人创造了5.94万亿的利润,创历史新高。同时,公募基金市场本季度规模也突破新高,总额接近34万亿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ETF规模再度刷新纪录,ETF规模达4.31万亿元,非货币ETF规模达4.14万亿元。

  其中债券型ETF产品迅速扩容,规模逼近4000亿,市场占比迅速提升至9%,正在成为投资者配置的重要工具之一。内资持续看好港股市场,港股相关ETF的规模增长速度超20%。

  此外,二季度利润排名前20的基金中,大多数为国内宽基ETF,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选择。

  随着近期多只宽基ETF披露基金2025年二季报,中央汇金持仓随之曝光。

  回想今年一季度市场处于震荡行情中,以中央汇金为首的“国家队”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大举增持ETF,风高浪急之际凭一己之力托住了大A。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逻辑加速重构、资金面保持充裕的三重利好共振下,沪指已站稳3500点,并持续向3600点乃至3700点发起攻势。

  在此背景下,“国家队”的布局策略显得更为积极。

  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显示,中央汇金仅在4只沪深300ETF及华夏上证50ETF上,就增持了约1500亿元。

  以沪深300ETF(159919.SZ)为例,其2025年二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机构2”持有该ETF 104.15亿份;至二季度末,“机构2”大举增持55.4亿份,总持有份额跃升至159.55亿份。

  根据该ETF披露的2024年年报中的期末持有份额,可以推算出“机构2”即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机构1”则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沪深300ETF以外,今年二季度中央汇金还增持了其他三只沪深300ETF。

  其中沪深300ETF(510300.SH)中央汇金买入约为410亿元,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SH)中央汇金增持84.29亿份,耗资约为310亿元。华夏沪深300ETF(510330.SH)中央汇金增持共92.88亿份,耗资高达350亿元。

  此外,中央汇金还增持了华夏上证50ETF(510050.SH)81.83亿份,耗资约为220亿元。

  “国家队”继续增持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的行为不但传递出了政策托底与市场维稳的强化信号,更表现出了对大盘蓝筹股长期价值的背书,同时还引导市场预期与资金流向。

  投资者若是要跟投“国家队”,以上5只ETF的基金规模均高达千亿,费率也是市场最低的0.2%,不必担心其费用和流动性维度,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而从近一年收益角度上来看,四只沪深300ETF近一年收益均为22.7%左右,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的19.7%,而沪深300ETF易方达和华夏沪深300ETF的年化回报更为突出,分别为6.2%和6.4%,体现出一定的超额收益能力。

  综上所述,从短期来看,各基金在短期即在一年时间左右显示出一定的市场同步性。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收益开始出现分化。

  二、主动基金偏爱新势力,ETF仍稳坐FOF基金C位 (一)主动基金喜好“新”股票

  据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按持股数量计算)依次为:腾讯控股、宁德时代(300750)、贵州茅台(600519)、美的集团(000333)、紫金矿业(601899)、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002475)、新易盛(300502)、招商银行。

  其中,小米集团-W与新易盛为本季度新晋前十大重仓股,分列第七位和第九位。

  前十大重仓股中,除了新易盛和招商银行,其他8只个股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减持。

  立讯精密被减持股数最多,较一季度减少1.71亿股;紫金矿业、阿里巴巴-W被减持超7000万股;美的集团被减持超4000万股;小米集团-W被减持超2000万股。

  与此同时,比亚迪(002594)格力电器则退出前十大重仓股行列。比亚迪的排名由上季度的第位大幅下滑至第三十二位;格力电器的排名则由第十位降至第十三位。

  比亚迪二季度排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除了受股价震荡影响,主动基金大幅减持以外,另一方面受新能源汽车“反内卷”和“迪链”等利空消息影响所致。

  (二)FOF二季度持仓揭露

  而作为主配基金的“专业买手”,公募FOF的持仓也向来备受关注。

  费用低廉、工具属性强的被动产品是FOF的“心头好”。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被FOF持仓市值最多的5只基金,有3只是ETF。

  海富通中融短债ETF(511360.OF)排在第一,被57只FOF合计持有16.43亿元;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159650.OF)位列第二,被17只FOF合计持有10.22亿元。

  排在第三的博时信用优选E(022722.OF),虽然只被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FOF)(019399.OF)一只产品持有,但金额高达10.16亿元,该FOF基金同时也是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的最大买家,持有该ETF金额达5.98亿元。

  同时今年一路走强的黄金和港股资产也颇受FOF基金青睐,有78只FOF持有华安黄金ETF(518880.OF),金额合计10.04亿元,17只FOF持有华夏恒生ETF(159920.OF),金额合计8.35亿元。

  而持仓市值排在第六至第十的产品都是债基。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的密集披露,为我们解码下半年市场脉络提供了关键线索。

  综合来看,ETF规模持续刷新纪录,尤其是债券型与港股ETF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队”通过宽基ETF大手笔增持传递强力维稳信号,凸显了ETF作为高效、透明、低成本配置工具的核心地位。

  而主动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新晋者小米集团-W、新易盛代表了对新经济、新技术的关注。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规模庞大、流动性佳、费率低廉的主流宽基ETF以及相关标的,把握市场贝塔收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