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多地补贴“暖风”吹,暑期档票房“冷雨”淋,电影市场冷热交织待破局

访客 2025-07-26 18:53:18 40028
近期,多地政府推出电影消费补贴政策,旨在刺激暑期档电影市场的复苏,尽管有政府补贴的“暖风”吹拂,但电影市场仍然遭遇了“冷雨”般的票房挑战,据统计,暑期档期间,多部大片上映,但整体票房表现不佳,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疫情对电影市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同时观众观影习惯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所致,一些影片的口碑不佳也影响了票房表现。,为了打破这一局面,电影行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内容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等,政府和电影企业也需要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7月25日,北京暑期档电影市场迎来强力提振——1000万元观影补贴活动正式启动,市民可享受四大惠民让利措施,同时还能领取总价值约1500万元的“跟着电影品美食”优惠券包,覆盖多元消费场景。无独有偶,浙江、江苏、海南等地近期也纷纷跟进,加入发放电影消费券的阵营。这一系列利好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为影视板块注入强劲动力,当日影视板块持续拉升,多只个股纷纷跟涨。

多地补贴“暖风”吹,暑期档票房“冷雨”淋,电影市场冷热交织待破局

然而,政策利好虽如春风拂面,2025年暑期档票房表现却难掩疲态。截至7月25日14时,票房数据同比下滑近30%,与2023年同期的火热景象相比,差距显著。与此同时,影视企业业绩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公司深陷亏损泥潭,电影市场由此陷入冷热交织、喜忧参半的复杂局面。

对于当前市场的困境,业内人士剖析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下民众消费更趋理性审慎、影院票价居高不下以及短视频对观影人群的分流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制约着电影市场的发展。为此,业内呼吁适当降低电影票价,以避免陷入“票价高—观众少—收入降—更难降价”的恶性循环,推动电影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多方联动深化“票根经济”

7月25日,北京暑期档电影市场迎来重磅福利——1000万元观影补贴活动正式开启。市民不仅能享受限时特惠、购票立减、合家欢优享、影片专区优惠四大惠民让利措施,还能在“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中领取约25万份66元优惠券包,总价值约1500万元,这些优惠券不限门店、品类,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多种消费场景,全方位刺激消费。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指出,暑期档作为全年时间跨度最长的电影档期,今年已有至少60余部新片定档上映,影院热度持续攀升。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除1000万元惠民补贴通过猫眼平台发放观影优惠券外,还联动全市30个商圈深化“票根经济”,实现消费互惠;联合美团发放优惠券包,并推广通州首都电影院的飞行影院、朝阳798的虚拟现实影院、华夏影城的沉浸式影院空间等科技观影新场景,为观众带来多样化观影体验。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庄建蓉也提到,今年北影节期间“票根经济”成效显著,有效带动重点商圈客流销售双位数增长。此次暑期档将延续这一模式,联动猫眼、美团平台,打通观影购票优惠与商场餐饮福利,释放“观影+消费”的叠加红利。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专委会副会长、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向银柿财经表示,北京推行的观影补贴政策对促进电影消费具有积极意义。虽然1000万元观影补贴分摊到单张电影票的金额有限,但其在情绪层面的推动作用可能超过实际经济补贴,对电影市场消费的鼓励意义重大。若各地纷纷跟进,将有效促进观众的观影行为。

事实上,除北京外,浙江、江苏和海南近期也纷纷加入发放电影消费券的行列。浙江从7月10日至2026年6月将发放超3680万元消费券,涵盖不同面额的单人、双人、三人观影券及浮动面额红包,可在潮新闻App等多个平台领取;江苏从7月18日至12月31日发放3000万元电影消费券,分四类,每位用户每月可各领1次,在省内电影院使用;海南自7月4日起启动第二季电影惠民消费券活动,投入1000万元补贴,通过多个平台以购票立减叠加银联优惠的形式开展。

朱玉卿认为,观影券发放规模与作用大小密切相关。个别城市发放可能影响有限,但各地纷纷跟进将营造良好观影氛围,发挥更大作用。

资本与票房“冰火两重天”

电影市场的动态也反映在资本市场上。7月25日影视板块午后持续拉升,上海电影(601595.SH)一度涨停,幸福蓝海(300528.SZ)欢瑞世纪(000892.SZ)等多股跟涨。然而,票房数据却不容乐观。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14时,2025年暑期档票房(含预售)达到45.43亿元,相较于2024年暑期档同时段票房的64.53亿元,同比下降近30%,与2023年暑期档同一时段111.98亿元的票房成绩更是差距明显。

朱玉卿分析,今年暑期档虽不乏《长安的荔枝》《戏台》《南京照相馆》等质量上乘的佳作,但未能出现观影高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民众消费愈发谨慎,而影院平均票价不低,在此情况下,补贴降低票价对观众具有一定吸引力。另一方面,短视频对影院观影产生分流影响,票价过高也成为观众观影意愿降低的重要因素。

从影视企业业绩来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A股19家影视院线个股中,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首亏3家、续亏3家、预增2家、扭亏2家。其中,中国电影(600977.SH)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电影市场遇冷,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降34.73%,清明档、五一档票房均明显回落;万达电影(002739.SZ)也表示,受第二季度电影大盘低迷和影院经营固定成本刚性影响,国内影院第二季度出现一定亏损。

不过,市场也有积极信号。华创证券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哪吒2》带动观影热潮,第二季度因缺乏大单片上映大盘热度下降,当前市场对暑期档预期低,但单片定档已陆续开启,弹药充足,看好大盘边际改善。

朱玉卿还提到,我国曾推出“周二半价日”活动,每周二全国所有影院实行半价观影,此后周二逐渐成为特定档期,许多影片选择在周二上映,这充分说明票价对观影消费行为有显著促进作用。他呼吁电影票价适当降低,以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当前影院因担心降价影响经营而不愿降价,观众则因票价高不进影院,导致观众数量减少、影院收入下滑。当年推出“周二半价日”正是为了应对票价过高问题,如今各方仍需共同探讨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推动电影市场健康发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