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银汇理基金钱大千:量化赋能 挖掘差异化特色策略

近期,农银汇理基金逐步加大了在指数产品上的布局力度。作为公司自主培养的量化投资基金经理,钱大千过往的投资经验为指数产品管理赋予了量化动能。近期,钱大千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详细回顾了自己从事量化投资以来的“进化历程”。
入行早期,钱大千从基础的风险控制工作做起,协助开发风险管理系统;走上研究岗位后,他先后从事主观行业与量化研究;在后续投资管理中,他以多因子指增策略为基础,逐步拓展到多策略综合运用。钱大千十分强调子策略构建背后的逻辑性,通过主观调整子策略的配置比例,抓住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超额收益机会。
综合运用不同风格的子策略
回顾自己量化投资的“进化历程”,钱大千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水岭出现在2020年,“当时是核心资产的牛市,主动权益类基金大幅跑赢指数,指增策略的超额收益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所以那时候我们开始探索如何综合运用不同风格的量化子策略,争取更加可观的收益效果”。
在构建子策略时,钱大千以清晰的逻辑作为根基。在他看来,不同的子策略就是工具箱里的工具,这样使用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钱大千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详细介绍了一个十分有特色的子策略——红利成长策略。“红利”和“成长”这两个风格看似矛盾,但从过往使用结果来看,钱大千介绍,二者叠加的效果非常好。不仅能在风格上形成对冲,更能在自下而上选股时明显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
“红利投资存在‘估值陷阱’风险,比如估值确实越来越便宜,但可能是因为基本面变差,而且红利的指标变化很慢,这时候就需要引入一些快速变量来识别这种风险,盈利等成长指标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剔除这些陷入‘估值陷阱’的标的。成长投资也类似,在公司业绩质量难以判断的情况下,现金流或者股息等指标有助于筛选出更加优质的成长标的。”特别是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钱大千表示,红利成长策略的优势较为显著。
高景气策略也是钱大千偏爱的主要子策略。他表示,在经济弹性较大或者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性较好的阶段,高景气策略的使用效果可能更好。“所谓的高景气策略就是赚盈利动量的钱,比如2019年至2021年,无论是经济还是产业周期都持续超预期,当时就比较适合这样的策略。过了这一阶段,盈利动量的钱就不太好赚了。”他进一步解释。
等权配置静候机遇
在构建子策略的时候,钱大千十分强调背后的逻辑性。在他看来,在核心框架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衡量指标,才能够更清晰地掌握不同环境下哪些子策略更加适用,这正是多策略的优势所在,即便失效也能迅速找到症结所在。
由于不同的子策略之间相关性较低,通常钱大千会等权对子策略进行组合配比,以起到平抑波动的效果。当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他才会考虑适当地调整各子策略的配置比例。
“子策略的配置比重主要依靠主观的调整,比如2020年中期到2022年中期,我们在高景气策略配置的比重相对较大,后续就逐渐转移到了成长红利策略。”钱大千表示。
钱大千透露,目前自己在子策略的组合上仍处于等权的配置状态。一方面,今年的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可能没有必要像去年一样超配红利风格;另一方面,成长风格经过几年的调整,一旦经济显著回暖将有表现机会。因此综合权衡之后,他选择以等权配置静候市场变化。
在风险控制上,钱大千倾向于进一步降低跟踪误差,虽然这可能会对超额收益略有折损,但跟踪误差的降低将显著带来投资性价比的提升。
关注风格扰动后的布局时点
近期,科技板块行情暂时告一段落。在钱大千看来,这样的调整可以理解,“从以往来看,二月都是风险偏好提升最快的阶段,四月财报季有所回调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表现,风格扰动带来的调整,对投资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建仓时点”。
纵观一季度的市场表现,钱大千表示,国内人工智能(AI)技术突破带动科技股重估以及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权益市场情绪改善。虽然二季度面临外部扰动因素的影响,但在科技产业中,下半年仍存在自下而上的赚钱效应,需要加强对于成长类个股的挖掘。
钱大千认为,未来科技成长风格能否延续,还要看某些细分领域能否有持续性的驱动因素。目前,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较大的资本开支,未来可能会有持续性的业绩兑现。
除成长风格外,近期崛起的红利风格让很多投资者不得不选择两端“押注”。钱大千介绍,红利风格更偏向反转策略,波动率自然偏低。虽然今年红利风格可能会跑输市场,但红利资产的稳健性是受到投资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钱大千建议,今年在资产组合的构建上,可以把握类似科创50这样的高弹性科技板块和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的稳健红利板块相结合的布局机会。在他看来,这样的配置既能捕捉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红利,又能通过低波动资产平衡组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