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下一个高赔率新领域,爆了

访客 2025-04-16 21:06:17 25395
下一个高赔率新领域,爆了摘要: dual这个单词,是ADC领域这两年讨论的热点,普通的ADC,大家已经看到了一些局限性,抗体,载荷用久了均会导致耐药性,因此,研究者近两年在大力推进“双”ADC进行尽可能克服耐药性...

dual这个单词,是ADC领域这两年讨论的热点,普通的ADC,大家已经看到了一些局限性,抗体,载荷用久了均会导致耐药性,因此,研究者近两年在大力推进“双”ADC进行尽可能克服耐药性的尝试。双抗ADC自不必说,百利天恒为代表的双抗ADC在国内已经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

下一个高赔率新领域,爆了

而双payload ADC,半个月前非常火热的消息是国内*双payload ADC进入临床——即康弘药业的KH815。

目前ADC迭代速度太快,而投资者可以做的,就是趁早学习,趁早去了解这个field一些基本的信息,为未来分析临床数据做好充足的准备。

01

从双payload ADC说起

双payload ADC机制方面要先从耐药方面说起。ADC耐药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对抗体的耐药,所以现在在对双抗ADC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对payload耐药了,这种耐药的主要表现是对payload从胞内到胞外进行排出。

开发双payload ADC,在此基础上,成为了重要的探索方向。双载荷ADC还有一个理论上的好处是可以灵活调整两种payload在抗体偶联上的DAR比值,例如一种payload DAR为2,另一种DAR值为4,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对耐药性的克服治疗。例如根据文献,DAR为(4+2)的MMAE/MMAF双负载ADC比DAR为4或6的MMAE单药ADC疗效更佳;

再比如,在HER2异质性且对TDM1耐药性增强的JIMT-1/MDA-MB-231混合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中,双payload ADC比两种单ADC组合具有更佳的疗效和生存获益。原因可能是更强的MMAF分子杀伤JIMT-1细胞,从而帮助偶联的MMAE分子有效地对邻近的MDA-MB-231细胞发挥旁观者效应。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显著的疗效无法通过MMAF ADC和MMAE ADC的1:1组合单独实现。这就是调整两种payload DAR比值的意义所在。

目前已经有在这方面较为成熟的偶联方式,里面涉及到的工艺太过复杂,不在这里展开。

(图片来源:Explo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总而言之,双payload ADC对未来低抗原表达的患者是真正的福音。

02

目前进展

2025年AACR的preview方面,Apex Onco对双payload ADC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如图所示。

(图片来源:Apex Onco)

大致如此情况,最值得提的当然是康弘药业的KH815,它目前已经在澳大利亚开启了I期临床,它值得关注的是它使用了RNA pol IIIi(RNA聚合酶III抑制剂)作为payload,这是一种毒性极强的payload。当然,该payload的抗癌特性是毋庸置疑的,根据文献,RNA聚合酶III抑制剂可以显著增强TNF-α的抗癌特性。这里推荐一篇相关文献进行阅读:《Inhibition of RNA Polymerase III Augments the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TNF-α》,最后结果来看,RNA聚合酶III抑制的影响是多方面,能够提高TNF-α的细胞毒性;促进癌细胞系凋亡;抑制癌细胞的转移等。

接下来就看KH815这款双payload ADC,在TOP1i和RNA pol IIIi两款payload之间能擦出怎么样的火花了。

此外,在上市公司之中,康宁杰瑞的JSKN021也值得关注,它的payload为TOP1i和MMAE(4:2),这个payload的选择还是比较general的。目前还没有更多的信息流出,可以继续期待。

除此之外,信达的双payload ADC——IBI-3020靶向结合CEACAM5靶点,但目前还没有披露payload,其计划2025年上半年递交IND。

可以预见,这又是一个MNC扫货的机会,目前还几乎看不到有MNC在该领域深耕,可以看出它们观望的态度,笔者推测来看观望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后线治疗ADC耐药患者的疗效,是否能够对ADC耐药患者有疗效;其二就是一直为人担忧的安全性,这个主要观测三级以上TRAE和严重不良反应两个指标。此外,dxd类型的payload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同样需要重点关注。

百利天恒做出了一个全球*的双抗ADC,于是诞生了一个天价的BD。接下来的双payload ADC,同样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寻觅。

03

双抗ADC格局

前文讲到MNC对国产双payload ADC扫货的预期,而双抗ADC,目前已经扫完一波货了。并且诞生了百利天恒这个天价BD。

而整体领域进度方面,现在双抗ADC处于可以直接分析临床数据的阶段了,目前最有看点的自然是百利天恒的BL-B01D1,靶向EGFR和HER3两个靶点。并且目前开的临床数量已经非常之多。百利天恒也可以说是倾其之力推进这条管线,如2024年年报所示,截至报告披露日,百利天恒已经在国内外开展30余项临床试验,其中9项III期,19项II期和6项Ib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尿路上皮癌这几项大适应症都被它的III期临床囊括,正在全力推进之中。

(图片来源:百利天恒2024年年报)

现在市面上的文章已经对该双抗ADC的临床数据拆解很多,我们这里不做赘述,可以拆一下它的销售模型。根据海通证券的销售预测,药物将在2034年达到销售峰值,其中中国销售额达到70.25亿元,欧美销售分成达到47.62亿元。总计达到117.87亿元。

总体来说该模型给的预测较为客观,模型里面的适应症只包括已经到达临床III期的适应症,不算很激进,对于不算大的适应症,例如ESCC和NPC,都给的较为保守。*的遗憾是没有将尿路上皮癌适应症计入,计入的话大概峰值可以再给高10-15亿左右。

国外的话,销售分成给的不算很明确,我们按照一般的双位数10%销售分成去看。模型中的欧美销售峰值47.62亿元,换算成美元就是6.51亿美元,那么算下来,BL-B01D1在海外总的销售额就是65.1亿美元,这对于有望全球进展最快的双抗ADC之一算是较为客观的一个销售额,一个是它将对单抗ADC形成代差式的降维打击,一个是它囊括了NSCLC和BC两个*的适应症,此外适应症覆盖范围也要比DS-8201广很多,给出一个比DS-8201高一些的销售峰值是非常合理的。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医药组)

拆完了百利天恒的BL-B01D1,可以再看看康宁杰瑞。JSKN003是her2双表位,讨论的已经很多,目前有部分声是将它和ds-8201进行对标,二者payload和linker都一致,主要区别在于偶联方式上,康宁杰瑞用的糖定点偶联均一性更高,在血清中的稳定性也更好。它的DAR值为4,是DS-8201的一半。现在主要的比较问题在于,JSKN003和DS-8201相比疗效和安全性孰强孰弱。

最后我们看下来,疗效可以说相互接近,而安全性会好很多,这路可以归结为双表位导致的更强的靶向性。根据2024年公布的ASCO数据,在临床I期试验中,仅有13%患者出现三级以上TRAE,安全性非常惊艳。这个安全性后来在另一项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印证,根据ESMO大会更新的卵巢癌数据,50例卵巢癌铂耐药患者接受了JSKN003治疗,最后三级以上TRAE发生率仅有10%,最常见的为腹泻和贫血。

疗效方面,笔者目前不倾向对疗效,尤其是与DS-8201比较进行太深度的评价,因为还没有大样本的单一适应症数据,可以再期待看看,让子弹再飞一会。

不过不管怎么说,JSKN003都已经有石药为它买单,通过30亿人民币总额BD了出去,相当于有托底了。

ZW49的不同之处虽然它是her2双表位ADC,但它是非对称结构,如图所示。

(图片来源:Explo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康宁杰瑞另外一条可以期待的管线是JSKN016,这是真正的双靶点,靶向trop2和her3,这两个靶点靶向的协同作用可能会非常不错,并且目前首推的也是NSCLC和BC这两个大适应症,目前单药治疗NSCLC适应症已经进入到了临床II期阶段,可以期待一下初期的数据。

国外方面,首推阿斯利康的AZD9592,靶向EGER和c-MET两个靶点。不过该药的进展实在太过缓慢,目前仍然没有看到临床I期数据,还是只有PDX模型的数据,目前该药可以期待的是它与奥希替尼进行临床联用的结果。

(图片来源:Explo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总体来说,在双抗ADC这一阶段,国内进度已经能看出*于国外,在这种情况下,期待的自然是更进一步的BD交易,毕竟除了BMS之外,还有更多的潜力可以挖掘。国内管线一边立项的同时一边可以加紧deal的谈判,争取将目前国内国外临床进度上的差异早日转换成美元首付款。

结语:无论是双抗还是双payload ADC,所希望实现的近期目的都是去克服ADC耐药的问题,双抗ADC目前已经看到了很不错的效果,并且诞生的天价BD十分诱人。目前我们还几乎没看到MNC在双payload ADC上进行布局,接下来一年内的BD组局,才是行业内风声最盛的话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