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等关税”大雷炸响全球,券商:对中国或“危中有机”

“最坏的事情发生了。”不少市场人士如此感叹道。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声明称,特朗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此外,特朗普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所有其他国家将继续遵守原有的10%关税基准。声明还称,特朗普拥有“修改权限”,可以视情况提高或者降低关税。
全球市场对此反应剧烈。当地时间周三(4月2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但盘后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后,美股主要指数期货集体跳水,据同花顺数据,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近2%,标普500指数期货跌近3%,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超3%。美股“七巨头”盘后集体大跌,其中苹果美股盘后大跌超7%,特斯拉跌超8%,英伟达跌近6%。
A股4月3日早盘高开后走弱,据同花顺数据,截至早盘收盘,沪指跌0.51%,深成指跌1.46%。板块上,电力、食品饮料、地产涨幅居前,家电、有色、新能源、医药领跌。
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关税结果远超出预期。即将出任华福国际CEO的知名经济学家洪灏今早发文表示,此前市场预期特朗普将把平均关税上调至20%左右,与20世纪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时期的关税水平相当。如果4月9日特朗普关税如期实施,那么这将是近百年来美国对全球实施的最高的关税水平。
此次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后续影响几何?长江证券(000783.SZ)研究指出,综合最惠国税率、增值税率和贸易逆差情况看,印度、欧盟、墨西哥、韩国、越南、泰国、柬埔寨等经济体或成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优先”实施对象。后续落地或将分两步走:先引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普加关税,先加后谈;再启动专项调查,通过行政令的方式聚焦具体行业。
后续影响上,对于中国或许是“危中有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其关税政策变化对全球贸易影响深远。“对等关税”政策的推行,或将引起美国多数贸易伙伴的反击,全球贸易体系或将迎来二战后最深刻的调整。对中国而言,短期机遇或大于风险。短期来看,较于印度、韩国、越南等国,中国进口关税税率和美国差距较小,这意味着美国对华再度大幅加征关税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经济受到的冲击可能弱于其他经济体。这或将推动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股市,A股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所提振。长期来看,“对等关税”的推行或将引起其他国家反制,美国和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或将为中国进一步加强与欧盟、东盟等贸易合作提供契机。
中信证券(600030.SH)海外研究分析师贾天楚认为,特朗普展示的双边关税差异可能是美国关税政策加征的阶段性“终点”,最终执行结果或弱于口头沟通,这让市场实质性的恐慌情绪一次性到位,后续应重点关注政策落地及执行以及新政策的出台。而对华关税方面,后续应特别注意观察中美关系从当前的“制裁-反制裁”向“管控分歧-防风险”方向的变化,在不确定性情绪积聚以及释放以前,该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尚未结束。
申万宏源(000166.SZ)宏观团队分析称,短期看,关税战将加剧美国滞胀风险,药品、服装、汽车价格受到冲击。加征关税主要导致物价上涨,但并不意味着通胀会一直持续升高。在美国衡量通胀的核心PCE指标里,约有6%由直接进口的商品贡献,其中药品占0.74%、服装占0.62%、新车占0.49%。从进口来源国来看,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1%,墨西哥进口占0.38%,越南进口的占0.35%。中长期看,关税战将加剧美国衰退风险,借鉴历史经验,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关税提高了20%,到1932年,平均关税率已攀升至近60%,产生了贸易争端加剧和美国衰退加速两大影响,美国CPI增速从1930年4月的0.6%降至了1931年11月的-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