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爆单”超越小鹏、理想,零跑何以跃居新势力销量第一

在周榜成为“过去式”之后,各家车企的月报备受关注,尤其是传统车市旺季的三月。一方面,汽车产销正处于节后恢复阶段,第一季度完结,各家能否维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在供给端,新车型密集上市,给车企带来的声量与销量又有多少。
4月1日,月销数据如约而至,格局悄然变化。零跑首次超越小鹏、理想拿下单月销冠,与尚未突破两万的友商进一步拉开差距。;
零跑首次拿下销冠
随着各地区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发布,车市进入节后回暖周期。2月市场恢复较快,市场相对平稳,政策对消费促进明显,经销商信心改善,因此3月的产销环比增长将较为迅猛。
从已发布的数据来看,零跑、理想、小鹏位于第一梯队,销量分别为37095辆、36674辆、33205辆,其中零跑凭借环比增加超1.2万辆首次问鼎新势力销冠。小米、深蓝则位于两万区间,后方还有极氪、岚图等品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分析指出,3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将保持较强增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继续萎缩。厂商持续优化新能源车型的成本结构和产品迭代,车市关注度也将持续升温。
3月10日,零跑汽车(09863.HK)于杭州小莲花体育馆,举办零跑LEAP 3.5暨B10预售发布会,现场公布零跑首款全球化车型B10的预售价格为10.98万元起,激光雷达版起售价12.98万元起,引起广泛关注。
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发文称,在本月零跑新车型B10开启大定后,带动C系列车型订单一起上涨20%,一周(3月24日至3月30日)新增订单破万。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透露,具体车型上,旗舰SUV C16,累计交付突破5.5万辆。此外,C10 3月单月交付破新高,超12000辆;C10 上市以来交付破10万辆;新车B10更是48小时订单破3万,其中70%选择激光雷达的智驾版。
“零跑的C系列已经做到了最高每月4万辆,B系列必须做到超过C系列的这个销量,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在发布会结束之后的沟通会上,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给出了B系列的目标,从现在的情况成绩来看,B10的表现已远超预期。
“智驾爆款” 预定
B10发布之时,定价备受关注,12.98万元的高阶智驾获得了发布会全场的掌声,成为当晚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热词,这背后是用户想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高阶智驾的呼声。
过去,由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和海量数据训练等筑成的高门槛,使智能驾驶功能主要集中在豪华车上。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以NOA为代表的高阶智驾前装搭载率仅为8.62%,尤其是10-20万元价位区间高阶智驾的前装标配搭载率仅为1.31%。
2025年开年,诸如比亚迪、长安等众多车企也在加入智驾普及赛道,抢抓布局20万以下的主流车型区间高阶智驾(NOA)市场。目前,高速NOA标配车型价格已降至10万元区间,城区NOA标配车型价格则刚进入20万元区间,但价格下探速度仍在加快。智驾市场的车企之间围绕智能驾驶的成熟度和用户体验,技术角逐将更加激烈。
一如既往,零跑总能后发制人,在同价位的车型里给的更多。据悉,B10搭载首搭高通8650芯片与激光雷达,硬件储备对标50万元级豪华车型,搭载端到端大模型智驾,支持NAP智能领航辅助等高阶功能,未来还可通过OTA持续升级高阶智驾功能和体验,并且全部免费。
对于定价,朱江明表示,现在的电子类产品,都是符合摩尔定律,每18个月它的性能会提升,价格会下降,零跑会以最快的速度跟上这节奏,同时给出一步到位的价格,零跑在一年前就开始布局,所以才有了惊喜的价格,快速的量产与交付。
“现在的技术路线已经明确,适合大规模投入,截至去年年底,零跑的整个智驾团队光是算法部分就超过500人,已形成整个闭环的管理平台,支撑未来零跑端到端的智驾,今年有望成为行业第一梯队。”朱江明进一步透露,“预计B10交付时就能实现点对点通勤,第三季度升级到城市NOA,明年升级到车位到车位的智驾能力。”
手握决赛圈门票
不难看出,光是智驾,车企便在有着“新能源决赛”之称的2025年卷上了天。
;“天天都有‘卷’的消息,行业竞争依旧是比较大的挑战,但我们已经准备得很充分,有信心把今年的战役打好,销量目标为50万至60万辆。”;朱江明坦言。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在新产品产量开始上升后,第二季度零跑销量将有望增至11万辆,并于下半年增至30万辆到40万辆。今年零跑预计还将推出6款全新和该款车型,并于明年推出5款全新车型,上调零跑汽车2026及27年的销量预测至105万及125万辆,并将目标价大幅上调至74.2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销量和业绩的双重提升,年初至今,零跑汽车股价已大涨超50%,远超同期汽车制造商平均涨幅11.74%。
2024年,零跑汽车营业收入达321.6亿元,保持强劲增长;毛利率达8.4%,再创新高;经营活动现金持续流入, 金额达84.7亿元。尤其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零跑毛利率达13.3%,创单季度新高,并提前一年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的目标,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盈利的公司。
自身不断造血,对外零跑还在持续扩宽“朋友圈”。
此前3月3日,继Stellantis后,零跑汽车与中国一汽宣布开展战略合作,战略合作分两个维度,一是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通过双方的技术融合共同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双方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行性,通过资本合作,使双方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对此朱江明还透露,“很快就会有些实质性项目落地,资本合作的事情还处于探讨阶段。至于为什么去合作,原因在于零跑坚持全域自研,除了整车之外,还有很多零部件,如果更多的主机厂参与进来,能够实现更大的销量,同时分摊开发成本。2024年,零跑自研自造的产品已获得了10个外部项目的定点,最快到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初开启供货。”
浦银国际分析指出,零跑自研自造的核心汽车电子部件能力配合LEAP3.5架构,将为公司10%以上的毛利率目标提供支撑。零跑借助优秀的费用管理能力和经营性杠杆,全年有望冲刺盈利。
面对车企如何才能在这场淘汰赛中“存活”下去,朱江明也谈到了自己的看法:“汽车本质上还是制造业,一切在于产品,把产品造好,把用户服务好,这才是生存根本。在竞争的终局中,至少七八家车企还是会有的,中国将来一定会成为全球汽车的主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