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市场改革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推进
多层次市场改革正在推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完善交易机制、加强监管力度等措施,改革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提升了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促进了资金的有效配置,这一改革进程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2025年10月28日,大同证券发表了一篇基金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多层次市场改革助力金融强国,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报告摘要如下: 事件简述: 2025年10月27日-30日,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金融街举行,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期间,证监会主席吴清,作了“发挥投融资综合改革牵引作用推动”十五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核心观点: 对内稳定,对外开放,以多层次市场改革助力金融强国。资本市场作为国家发展、经济流动的枢纽,肩负“金融强国”的重要使命。 在当前背景下,外部动荡的环境促使更多国际资金将目光投向中国资产,而“十五五”规划更是需要资本市场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功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而从本次会议细节来看,“创科北”的重要性和关注度正在不断加强,在沪深主板相对成熟,重点承接大型优质企业的情况下,“创科北”重点服务于资本市场中小型优质科技创新企业,既助力资本市场优质企业源源不断供应,也帮助优质科技企业得以更好融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内要不断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以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对外要稳步扩大开放,吸引外部资金投资,助力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具体投资方面可关注三个方向:1.关注科创板块改革显效、创业板启动改革下,双创板块的重点方向:芯片、人工智能、通信等;2.关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并购重组机会;3.关注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下,对于高分红的红利股,如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的青睐。 具体内容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正当其时” 1.全球视角下,中国资产价值迎来更多关注:会议明确“在风险再定价、资产再平衡过程中,稳健性和均衡性日益成为资产配置的优先选项,‘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成为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共识。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在此过程中,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的价值被持续重估、配置和再配置。”基于当前形势,中国资产质量优、价格低、风险小,价值正在逐步凸显,年内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也进一步反映了全球资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青睐。 2.契合“十五五”规划,资本市场发展仍需“发力”:会议指出“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往往需要更大规模的耐心资本投入和更灵活、更包容的融资环境,以利于更好支持创新资本形成和创新动能培育。”在“十五五”规划报告中,也能明显看到,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仍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资本市场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投资融资的“最前沿”,所需承担的使命、功能必然逐步加重。 持续“创新”,“创、科、北”重要性不断提升 会议明确,“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 1.科创板改革效应加快显现,助力成长型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会议明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预先审阅等已经实施,改革效应正加快显现。”科创板作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主要板块,本次改革落地,或意在不断培育后备新兴科技力量,更有助于为科创板增加更多优质的科技型企业。 2.创业板改革启动在即,为创新提供金融力量:会议指出:“我们还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本次会议着重提及创业板改革,在科创板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为创业板改革提供了更多经验,同时,也更聚焦了创业板后续服务的主要企业画像,“新”企业或将是未来创业板的主力军。 3.北交所定位明确,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主阵地:会议指出:“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北交所定位依然未变,且越发清晰,差异化连接新三板和主板的功能,或将使北交所在未来成为挖掘优质中小企业、拓展资本市场多维发展的主要板块。 对内“守正”,市场稳定仍是发展保障 会议明确,“进一步固本培元,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 1.公司为基,高质量上市公司重要性凸显。会议指出,“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石。我们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利于实现相关上市企业优势互补,是一种合则两利的方式,且其中带来的全新的机会和发展动能更为庞大,后续,并购重组或成为上市企业发展的一种优质选项。 2.政策为引,切实发挥引导效能。会议指出,“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以稳健业绩筑牢价值根基,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支持。”后续关于股东回报相关政策或接续落地,且监管力度或仍会加大,以此加强政策对资本市场回报股东的正向指引。 2.资金为要,中长期耐心资本仍需发挥作用。会议指出,“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适配长期投资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截至2025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超21万亿,中长期资金的稳定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尤为重要。而之前实施的公募基金新规也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持续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对外“开放”,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 会议明确,“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1.外资入场投资门槛再放宽。会议指出,“作为今年我们扩大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今天正式推出。”并明确,“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今天就将落地。”外资投资门槛放宽,不仅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更好的吸引外资,也更有利于以“鲇鱼效应”推动资本市场持续改革发展。 2.互联互通机制得到优化。会议指出,“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努力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开放与安全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当前,以ETF为引的互联互通机制即将开始显效,产品端的发力更有助于给予外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以抓手,也有望将中国资产更好的推向世界舞台。 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底线不动摇 会议明确,“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1.防范与监管并行。会议指出,“抓防风险,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同时,“抓强监管,强化执法震慑”。预防和监管并重,有利于持续构建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助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2.投资者保护持续在路上。会议指出,“将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持续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切实提升了投资者体验,也只有持续保障中小投资者安全,资本市场的发展才能够更加可持续。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经济形势突发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