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季度宏观政策加码,聚焦稳增长稳就业

2025年04月28日,东莞证券发表了一篇基金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二季度实施积极政策稳增长,稳就业稳企业为重点。
报告摘要如下: 事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点评: 1、一季度国内经济实现“开门红”,二季度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研判,指出“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同时,“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从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5.4%,增速高于市场预期和全年增长目标,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经济面修复改善。宏观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4月财政部启动今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5000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加之会议提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地方政府债券还会保持较快发行节奏。总体看,国内财政政策空间充足。货币政策方面,由于一季度经济超预期,4月LPR继续保持不变。此外,目前我国经济修复动能呈现增强趋势,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为韧性,人民币汇率短期面临一定压力,所以短期宽货币政策或有所延后。但与此同时,受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影响,宏观政策助力稳增长的必要性上升,4月央行MLF净投放达到5000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作,此次会议也延续此前“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综合来看,二季度或将择机降准降息。 2、稳就业、稳企业位居“四稳”前两位,或成短期政策重心 消费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随着消费结构由商品向服务转移,我国服务消费提升空间大,产生需求的同时创造就业,是扩内需的长期重要抓手。金融支持方面,本次会议着力货币端,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未来,财政端的补贴类支持可能相机跟进。此外,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凸显短期政策重心和紧迫性。关税冲击下企业经营波动加剧,除加强融资支持、支持出口转内销,后续或将通过自贸区扩容、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合作,降低对美贸易依赖度,培育外贸新动能。我们认为,面对外部压力加大的宏观环境,会议将稳就业、稳企业置于“四稳”工作目标的前两位,并提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意在打通就业、居民收入、内需、企业盈利的内循环,以内部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思路得到明确,预计一揽子稳就业、助企纾困政策有望加快推出。楼市股市方面,会议提到“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通过楼市股市的财富效应,提升社会预期与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住楼市股市”的表述形成呼应,凸显资本市场和楼市在经济全局中的战略地位。 3、对市场影响:随着政策的不断加码,二季度经济有望延续韧性,大盘修复空间进一步打开 2025年4月以来,汇金积极增持ETF有效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而一系列的经济数据也显示政策效果正在逐渐显现,宏观基本面正在改善之中。面对二季度海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国内宏观政策仍有进一步发力的必要性,4月政治局会议重点强调了稳就业和稳企业,微观主体预期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维护社会信心与稳定。对此,我们认为,一方面,管理层把“稳就业”看作“稳消费”的前提核心,居民的就业稳定,居民的收入就能得到保障,从而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关税冲击下企业经营波动加剧,除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外,后续或将通过自贸区扩容、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合作,降低对美贸易依赖度,培育外贸新动能。此外,会议提到“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住楼市股市”的表述形成呼应,凸显资本市场和楼市在经济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财政货币方面,目前特别国债发行已启动、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MLF大幅净投放注入中期流动性,但考虑到当前基本面修复情况、股市回暖节奏以及汇率压力,预计降息操作时点上或需观察美联储后续议息决议。随着美国政府的表态,市场上对于关税的担忧情绪有望进一步降温,与此同时,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一季报披露到达冲刺阶段,短期A股市场或呈现整体稳定,但结构分化的格局,关注海外关税进展及一季报业绩情况。中长期来看,扩大消费和科技创新依然是主线,短线上可以更加聚焦主线中业绩稳定、分红较高、自主可控的优质标的。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回落,国内出口承压;海外信用收缩引发风险事件,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干扰利率和汇率走势;行业监管趋严风险、市场大幅波动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