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算力板块成香馍馍,重仓基金业绩霸榜

访客 2025-09-09 10:18:24 2173
近期,重仓基金业绩表现亮眼,占据业绩榜单前列,算力板块成为热门投资领域,备受关注,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算力板块,导致其成为市场上的“香馍馍”,这种趋势预示着算力板块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涌入。

算力板块成香馍馍,重仓基金业绩霸榜

  2025年以来,在公募基金业绩排名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正在上演:重仓AI算力领域的基金业绩强势崛起,已逐渐在业绩排名靠前的席位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全市场近一个月业绩排名前五强的基金分别为长安鑫瑞科技先锋6个月定开、长安宏观策略、信澳业绩驱动、中航机遇领航和凯石澜龙头经济一年持有,总回报(A类)分别高达50.63%、47.27%、46.4%、45.19%和45.01%。永赢科技智选、德邦鑫星价值、诺德新生活紧随其后,近一个月回报也均超40%。而上述基金产品都对AI算力板块进行了重仓,随着近期算力赛道的爆发,业绩得以在短时间内强势拉升。

  而且,从近三个月业绩来看,排名居前的依旧是永赢科技智选、中航机遇领航、信澳业绩驱动、凯石澜龙头经济一年持有、诺德新生活等重仓算力板块的产品。

  2025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带来了整个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重估,国产算力、云计算、机器人等方向表现最为突出,迅速成为市场新热点,重仓算力的基金业绩因此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期。

  以近一个月业绩排名第一的基金长安鑫瑞科技先锋6个月定开为例,根据最新披露的半年报,其重仓的10只股票均为算力产业链上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沪电股份(002463)、芯原股份、胜宏科技(300476)等,这些标的在近期市场中表现抢眼,为基金业绩提供了强劲支撑。其中,中际旭创今年6月至今股价累计涨幅近300%,新易盛股价涨幅也超250%,成为其业绩飙升的核心驱动力。

  长安鑫瑞科技的基金经理表示,展望2025年下半年,在AI产业,随着海外各大云厂商业绩发布,北美AI大厂的新一轮军备竞赛已经开始,本轮需求转向了推理,整个北美算力板块,将迎来戴维斯双击的阶段。除了海外算力,国产算力的复苏也值得关注。此外,AI应用的投资机会也在逐渐显现,主要集中在ERP、视频生成、图片处理等领域,后续将密切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从各基金产品的重仓个股来看,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胜宏科技等最受青睐。

  具体来看,重仓中际旭创的基金产品数量居前。据了解,该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服务于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通信、5G无线网络、电信传输和固网接入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在行业内具有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加36.95%;实现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加69.4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18亿元,同比增加232.45%。

  中国银河(601881)证券表示,随着互联网巨头对于AI及大模型布局逐步深入,以GPU服务器引领智算底座或将成为2025年及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硅光光模块渗透率的增长、数据中心内部连接方案的进步,1.6T光模块需求量的提升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对公司业绩有进一步的赋能,公司作为光模块行业龙头企业,在行业高成长性已现的基础上,有望持续受益,公司2H25业绩有望在1H25高增的基础上进一步超预期增长。

  新易盛作为领先的光收发器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同样备受关注。该公司为AI和云数据中心客户提供100G、200G、400G、800G及1.6T光模块产品;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供5G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以及应用于城域网、骨干网和核心网传输的光模块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实现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

  民生证券指出,新易盛在数通光模块领域实力强劲,深度绑定海外头部厂商的同时持续聚焦新客户的突破,并且在前沿技术领域深度布局,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AI带来的高端光模块产品需求增长。

  除此之外,不容忽视的是,液冷这一AI算力设施中的细分赛道也进入了部分基金经理的视野,英维克(002837)、飞龙股份(002536)、高澜股份(300499)、浪潮信息(000977)等公司成为重点布局标的。

  长城数字经济基金经理韩林认为,液冷赛道正在展现确定性高、持续性强、空间广阔的产业趋势,并逐步从导入期迈向高速成长期。从产业阶段来看,当前的液冷有点类似于2023年光模块的起点,今年一季度才开始有部分液冷解决方案出货,二、三季度则逐季呈现了加速的趋势,明年行业渗透率有翻倍的可能。随着下一代方案不断推出,液冷行业有望进入量价齐升的时代。

  民生加银科技创新基金经理范明月也表示,今年以来,液冷赛道有着明确的产业逻辑支撑,核心是在算力需求爆发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带动单机柜功率密度快速提升,由此带来的散热需求已经突破传统的风冷散热上限。至此,液冷成为技术刚需,行业需求也迎来了“从0到1”的拐点之年。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液冷在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具备了长期经济性。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