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募加速跨境ETF布局,海外长线资金持续增配
中国公募基金正在加速布局跨境ETF,以拓宽投资者的国际投资渠道,随着海外长线资金持续增配,跨境ETF成为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此举有助于满足国内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这一趋势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据上海证券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持续深化对外开放,通过跨境ETF产品扩容、境外子公司建设等举措,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搭建桥梁。目前国内机构已在海外市场发行近20只互联互通ETF,覆盖科技、高股息等核心资产,南方东英、博时基金等公司境外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南方东英与沙特机构合作的MSCI港股通精选ETF为例,该产品上市半年规模增长至14亿美元,成为当地交易所规模最大的基金产品。数据显示,273只内地ETF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引入UBS、GIC等国际机构投资者,景顺长城红利低波等产品更被纳入香港强积金投资名录。
20余家公募设立的30多家境外子公司成为重要支点。南方东英完善ETF产品矩阵,博时国际创新跨境业务模式,景顺长城、信达澳亚等机构将合作网络扩展至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市场。基金公司通过股东资源对接当地金融机构,精准匹配投资者对中国科技、新能源等资产的配置需求。
不过,区域投资偏好呈现显著差异:东南亚主权基金青睐中国科技板块,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侧重A股核心资产,日韩机构偏好绝对收益策略。景顺在欧洲上市的创业板50ETF,因聚焦高成长科技企业获得资金持续流入。信达澳亚国际业务负责人指出,随着市场开放深化,境外机构正系统性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