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医药成上半年“新星”!景顺长城乔海英:中国生物医药迎质变

访客 2025-07-10 11:50:26 61103
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成为“新星”,在医药领域表现突出,景顺长城基金的基金经理乔海英认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正在经历质变,未来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她指出,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强,同时国内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扩大,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和交流,乔海英认为,未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增长空间,投资者可以关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产品。

医药成上半年“新星”!景顺长城乔海英:中国生物医药迎质变

  今年上半年什么行业表现最亮眼?很多人都会提到医药。

  统计今年上半年收益超过2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剔除C类),共计49只,其中有22只是医药基金,占比接近一半。

  谈及本轮医药行情,景顺长城医疗健康、医疗产业的基金经理乔海英表示,其高度和持续性都将有望显著超越历史水平。

  在她看来,本轮行情是创新驱动,且地缘风险更小。“随着人才、资金、政策各方面的优势累积,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卖掉早期管线解决生存问题以后过渡到联合开发,锻炼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能力,再到独自开发,直至出现在全球市场全链条领先的跨国药企。” 乔海英分析指出。

  景顺长城医疗产业成立于今年1月,刚好是医药行业的谷底,当时乔海英指出:“医药板块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调整,从中期维度看,该板块估值调整已经较为充分,2025年或是能够看到行业预期开始修复的一年。”而医药行业上半年的走势,也验证了她的判断。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乔海英管理的医疗产业近半年来净值增长25.75%,同期基准为6.20%。

  医药是一个大行业,囊括了不少细分赛道,而整个医药行业在过去几年一直在低谷徘徊,今年上半年,沉寂多年的医药迎来爆发,本轮医药上涨的逻辑是什么?在已经上涨较多的情况下,未来行情是否还值得关注?普通投资者布局医药时需要注意什么?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说清楚这几件事。

  多重因素催化医药行情,底层逻辑已转变

  今年上半年,医药、新消费、科技等板块轮番上阵,但从主要指数涨幅可以看出,医药板块遥遥领先。截至6月30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上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均超过了60%。

  截止日期:2025.6.30

  追根溯源,本轮医药行情背后,是多重因素推动。首先是近期BD 交易活跃,曾几何时,国内医药企业还是以跟随模仿为主,到今天已经变成了追赶者,甚至在不远的未来还有望超越。

  其次,医药企业正陆续实现扭亏盈利,尤其是一些创新药企业,前几年的投入有了回报,海外市场的收入和盈利能力也给了市场信心。

  此外,连续下跌四年多后,医药行业整体估值也在一个历史较低的位置,同时市场的悲观预期也在改善,当前投资者已经没有当初那般悲观。

  在乔海英看来,这轮行情的背后,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历经十年沉淀后的集中爆发。从“跟随”到“首创”,从“内需”到“出海”,产业底层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中国生物医药正在从全球医药价值链的中低端向高端跃迁。

  对于今年医药板块的上涨,她表示:“最核心的驱动因素是产业趋势,是国产创新药在创新能力的赶超。这一产业趋势将不断通过BD交易催化股价表现逐渐成为市场共识,医药板块迎来整体的信心修复和价值重估。”

  从更长线来看,医药的投资逻辑没有发生改变,包括老龄化必然会带来医药医疗的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过去几年市场担忧的集采等问题,随着今年以来各种政策的出台,正逐步得到解决。

  医药板块未来行情是否仍可期?

  对于当下的医药板块,乔海英指出,当前大部分投资人仍只愿意给已授权交易的首付款估值,尚未充分反映2到3年后逐步有授权品种上市、有商业化分成兑现到收入端的非线性成长。所以在产业趋势和个股估值上,市场的定价还不充分,仍有好的投资机会可以挖掘。

  整体来看,医药板块的长期机会值得关注。但对于普通投资者,由于医药的专业门槛,其投资难度也较大。

  以创新药为例,这是个典型的高成长性与高波动性并存的板块。新药研发周期漫长,前期投入高,且存在研发失败的可能,意味着个股研究门槛极高,需要对公司在研的产品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提前挖掘到优质公司。

  同时医药产业链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很多时候是结构性行情,个股跟踪起来也比较困难。从这点来看,通过医药基金进行布局,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买医药基金,大体来看主要有两类——主动型医药基金和被动医药指数基金。

  作为主动型医药基金的基金经理,乔海英坦言,在产业跃迁中筛选出优胜者,创造超额收益是主动管理的优势所在。

  由于药物研发的生物学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对于乔海英而言,组合的投资框架要做收益和风险的双重管理,既要有长期视角,聚焦企业的底层创新能力,又要有动态跟踪容忍短期波动。同时,在跟风炒作、尾部风险等方面,主动管理基金能够通过深度研究进而筛选优胜者去规避。

  在选股上,乔海英表示,自己会去平衡胜率和赔率,自下而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结合标的之间的动态性价比进行买入和卖出决策。从公开披露报告来看,景顺长城医疗产业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过50%,相对较为集中。与此同时,重仓股赛道分布较为均衡,覆盖了包括创新药、CXO、体检等在内的多个板块。

  综合来看,乔海英管理的组合注重赛道的均衡和个股的阿尔法,更适合长期看好医药、但又不押注单一细分赛道、不做短线交易的投资者。投资者要考虑基金经理的风格是否和自己的需求匹配。

  主动基金之外,包括ETF在内的指数医药基金,其优点是买入卖出门槛较低,费率低廉,能一键购入众多产业链内标的,较好捕捉板块行情。以港股创新药50ETF为例,从成分股来看,该基金跟踪的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本覆盖了创新药完整的产业链。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高达60.64%(同期基准为63.58%)。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投资者也需要了解,医药本身也是一个波动较大的行业。

  总的来说,医药板块经历了四年多的下跌后,在长期有利因素未发生改变的前提下,现在或许仍值得关注。无论主动型还是被动型基金,都需要在做好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