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半年,公募这样“擒牛”

访客 2025-07-05 10:40:27 15776
在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在“擒牛”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他们通过积极布局新能源、半导体等热门赛道,成功捕捉了市场热点,实现了较高的收益,一些基金经理通过深入研究,挖掘了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个股,并进行了重仓持有,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回报,一些公募基金还通过灵活的仓位调整和行业配置,有效控制了风险,保持了较好的业绩表现。,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基金也出现了业绩下滑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过度集中、缺乏分散投资等问题,导致在市场波动时无法有效抵御风险,一些基金的持仓结构也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难以应对市场变化。,总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在“擒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公募基金需要继续加强研究能力、优化投资策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更好地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上半年,公募这样“擒牛”

  “今年确实抓住了几只大牛股,但是放走的更多。”回顾上半年行情,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如是说。

  随着结构性行情轮动加剧,上半年A股和港股中牛股频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A股有136家公司的股价涨幅超过100%,港股通中以黄金、创新药、新消费为代表,老铺黄金、三生制药、荣昌生物、泡泡玛特等个股涨幅均超过或接近200%。

  受益于行情的活跃表现,一批聚焦相关板块的基金上半年表现突出。公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有上半年业绩显示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7285只,上半年收益率均值为7.32%,中位数为5.33%,跑赢同期A股三大指数,其中收益率在50%以上的基金有53只。在净值涨幅居于前十的基金中,重仓创新药的主题基金占据七席,两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也跻身前十,仅广发成长领航重仓港股新消费板块。

  基金都抓住了哪些牛股?

  从主动权益排名暂居第一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的持仓来看,其第一大重仓股就是荣昌生物,之后是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翰森制药、康方生物等港股医药大牛股。值得注意的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和科伦博泰生物-B也是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等上半年业绩表现居前基金的重仓股。

  以新消费代表股泡泡玛特为例,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有57家基金公司的207只基金持有泡泡玛特,持股总数达到6874.75万股,相比此前一个季度重仓基金增多31家,持仓总数增长约1100万股。其中,农冰立所管理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长期重仓该股。自2024年一季度泡泡玛特首次进入景顺长城品质长青的前十大权重股后,随后连续几个季度该股均位于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行列,到2025一季度已成为该基金第一大重仓。

  除此以外,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合计持有老铺黄金550.15万股,持股市值达36.57亿元。其中,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老铺黄金占基金净值的比重达6.38%,为其第二大重仓股,截至6月30日,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已经接近70%。

  怎样在市场还没表现时挖掘到牛股?前述绩优基金经理表示,对基本面的准确评估很重要。

  “比如说创新药,很多公司在能力建设阶段的时期可能利润并不是很好,单纯用PE估值会觉得很贵,根本下不了手。”该位基金经理表示,“公司在早期投入阶段可能没有利润,但如果投入期锁定了客户或者是产品已经有一些成果,我称之为‘能力建设阶段’,这个能力也是值钱的,只是它还没有转化成为利润。这个阶段该怎么关注它,又如何对其进行估值,对后续的回报影响很大。”

  展望下半年,基金经理打算在哪些领域“翻石头找金子”?记者采访获知,AI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科技成长领域的机会依然是基金的“主战场”。

  “AI算力板块中的硬件和软件均蕴含较大机遇。从技术看,CPO、硅光、液冷等技术的成熟将推动算力硬件性能持续提升,满足AI大模型对算力的指数级需求;从市场看,今年全球光模块、服务器市场机遇不断,算力租赁、智算中心等新商业模式将打开产业增长空间。接下来AI应用将在更多领域实现深度渗透,最早下半年就能看到一些应用落地。”一位科技成长基金经理分析称。

  还有不少基金经理在期待创新药的下一波行情。“统计数据显示,创新药今年以来的这一轮行情是估值修复与基本面改善的双重驱动。从估值的角度上来看,A股申万生物医药指数动态市盈率仍处于近10年不到50%的分位点。从基本面来看,中国创新药行业历经10年发展,在工程化能力上优势显著,BD品种对外授权的模式成熟,行业进入成果兑现期。板块经历前期强势的上涨后出现阶段性回调,需警惕泡沫和市场交易的风险,但其中部分企业已具备全球同类企业中较突出的潜力,可紧密跟踪研发管线进展和海外授权动态。”一位医药基金经理分析道。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