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供给侧改革关键期,深市规模最大的光伏ETF近5日已“吸金”超1.2亿元,居深市同标的第一
近期,光伏行业进入供给侧改革关键期,深市规模最大的光伏ETF在近5日内吸引了超过1.2亿元的资金流入,位居深市同标的第一,这一现象反映了市场对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预期,也表明了投资者对光伏ETF的认可和追捧,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光伏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7月4日,光伏概念翻红后再度回调。
相关ETF中,光伏ETF(159857)截至发稿跌0.51%,成交额突破1亿元,换手率超4%。成分股中,林洋能源(601222)、大全能源涨超4%,科华数据(002335)、协鑫集成(002506)、太阳能、浙江新能(600032)等股跟涨。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光伏ETF(159857)最新份额为39.42亿份,居深市同标的产品第一;年内份额增幅达32.51%。此外,截至7月3日,该ETF近5个交易日获超1.2亿元资金净流入,居深市同标的产品第一。
光伏ETF(159857)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该指数将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待选样本,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以反映光伏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光伏ETF(159857)还配备了场外指数基金(A:011102;C:011103)。
消息面上,据人民财讯,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李乐成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外,据经济参考报,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SNEC 2025)日前在上海举行。在这场被誉为光伏行业“风向标”的盛会上,“产能出清”“行业整合”“创新突围”成为关键词。多方信息显示,目前从上游硅料到中下游拉晶切片、电池组件,相关整合正在谋划,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是光伏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窗口期。
中金公司(601995)表示,未来可能出台更严格的改革政策,例如对多晶硅、工业硅等上游环节实施产能整合或关停措施,同时对下游电池和组件环节设置更高效率要求及招投标规范。当前价格下,光伏玻璃龙头企业接近现金成本边缘,而二线企业已陷入亏损状态,表明本轮降价压力较上一轮更具压迫性。主动停产有助于企业保存实力,以度过行业底部周期。建议关注光伏供给侧改革方向,尤其是上游硅料环节的成本领先企业。
中国银河(601881)证券认为,政策+行业自律+企业减产推动供给侧改革,光伏有望成为中央破除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行业,行业有望迎来供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