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极氪001之后,吉利下一步怎么走?

访客 2025-05-13 09:50:47 3082
极氪001之后,吉利下一步怎么走?摘要: 作者丨新熵 茯神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红海之上,一场以极氪为中心的风暴正在持续。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中,极氪内部紧急发布通知,宣布新的高管人事调整;回归工作日的第二天,吉利汽车又发出了...

作者丨新熵 茯神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的红海市场中,极氪正成为一场风暴的中心。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极氪内部紧急发布了一则高管人事调整通知;而在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吉利汽车又宣布了将极氪从纽交所私有化的计划。这一系列动作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极氪001之后,吉利下一步怎么走?

据多方媒体报道,极氪的智能座舱团队或将并入吉利集团中央研究院,同时其在四五线城市的空白市场及低效渠道中引入合伙人模式的计划也浮出水面。这些变化不仅揭示了吉利“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的决心,更标志着极氪发展路径的一次重大调整。

回顾2024年9月,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提出《台州宣言》,仅三个月后便完成了对领克的闪电式整合。彼时,外界普遍认为这场动荡将进入一段相对稳定期。然而,如今更大的变革再次袭来,显示出吉利对于旗下品牌战略协同的迫切需求。

极氪001之后,吉利下一步怎么走?

从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来看,极氪的表现似乎并未达到预期。公开资料显示,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的销量目标为71万台,但截至4月底,整体完成率仅为23.28%,其中极氪品牌完成率仅为17.19%(目标32万台),而领克品牌的完成率为28.31%(目标39万台)。尽管领克仍保留部分燃油车产品,但极氪作为独立高端纯电品牌的销量表现显然逊色于被其“吞并”的兄弟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高管调整中,曾负责领克销售板块的吉利老将林杰被任命为极氪国内营销服务负责人。这一安排或许暗示了同门手足间实力对比的变化——领克的成功经验或将成为极氪未来发展的关键借鉴。

不过,私有化退市不失为一个当前最优的选择。回归吉利体系后,极氪与领克的关系将更加清晰,“一个向上,一个向宽”的品牌协同战略有望得到更高效的执行。

来自同门的压力

极氪001之后,吉利下一步怎么走?

奇瑞汽车创始人尹同跃曾提出“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多品牌理念,而吉利同样践行着这一策略。极氪诞生于2021年,由领克内部孵化而来,其首款车型极氪001最初甚至被称为领克ZERO。正是凭借这款产品的成功,极氪得以迅速独立,并承担起吉利高端纯电路线的核心使命。

得益于吉利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包括生产厂房、研发中心以及内部贷款等资源,极氪仅用三年时间便实现了从零起步到美股IPO的飞跃,成为全球最快上市的新势力之一。

然而,随着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加剧,行业逐渐进入淘汰赛阶段。在《台州宣言》中,吉利明确提出“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等五大转型举措,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

为了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吉利通过一系列资本操作实现了极氪对领克的反向控股。尽管两者的品牌定位有所不同,但在实际运营中,二者的产品线存在明显重叠,导致内部竞争加剧。此外,双方在研发、架构和销售渠道上的重复投资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对此,吉利控股行政总裁桂生悦曾在财报沟通会上坦言:“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无疑将损害吉利汽车的整体利益。”

极氪001之后,吉利下一步怎么走?

合并后的初步成效已显现:研发投入预计将减少10%-20%,供应链成本因规模化效应下降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行政法务费用降低10%-20%。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原本计划逐步退出的领克燃油车销量占比反而有所上升,这可能是因为极氪目前仍需依赖这部分现金流弥补亏损。

与此同时,领克近期推出的插混SUV领克900表现抢眼,上市三天大订突破3万辆,展现出爆款潜质。相比之下,极氪主力车型极氪001和极氪007的销量却呈现下滑趋势。

舍近求远的退市

极氪001之后,吉利下一步怎么走?

极氪在美股的旅程仅仅维持了一年左右。

2024年5月10日,极氪登陆纽交所,发行价为21美元,首日收盘大涨至28美元。然而,其后续表现却未能延续“蔚小理”般的辉煌,股价长期徘徊在20-30美元之间。

与此前极氪合并领克引发的暴跌不同,这次私有化邀约公布后,极氪股价上涨11.51%,收盘报25.19美元。即便如此,其总市值较上市之初仍缩水33.97亿美元。持续低估的表现或许是吉利决定让极氪退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极氪自上市之初便因其与吉利的深度绑定而备受争议。例如,极氪的生产线一直由吉利代工,截至2024年底,其固定资产规模仅为3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不足10%。相比之下,“蔚小理”三家的固定资产规模分别达到258亿、221亿和115亿元。

在现金流方面,极氪同样面临较大压力。截至2024年底,理想汽车账面现金超1000亿元,小鹏汽车现金储备超过420亿元,蔚来也有超过400亿元的资金保障。而极氪的现金流水平仅为90亿元左右,显然无法满足资本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期待。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极氪的技术积累和长期发展潜力,但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往往更为严苛。加之未来美股市场对中概股的态度尚不明朗,选择退市对于极氪和吉利而言虽显突然,却也在情理之中。

成败皆系于爆款

极氪001之后,吉利下一步怎么走?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提出了“颠覆式创新”的概念,强调打破原有规则的重要性。极氪001正是这样一款具有颠覆意义的产品,它开创了“豪华猎装轿跑”的全新品类,并凭借猎装车身设计、智能配置以及25万元起售的价格,在2021年的智能纯电市场中一战成名。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极氪001的光环逐渐褪去。截至2024年,极氪旗下多款车型中,极氪001仍占据近一半的销量份额。面对小米SU7、智界S7、小鹏P7+等强劲对手,极氪的竞争力受到严峻考验。

极氪007一度被视为下一个爆款,但其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目标未能完全实现,销量仅维持了三个月过万的水平。其他细分市场中的车型虽偶有亮点,但对整体销量的贡献有限。

此次回归吉利体系后,极氪有望卸下包袱,专注于寻找下一个“极氪001”。为此,吉利为其组建了强大的智能化团队,其中包括原华为自动驾驶COO姜军和被誉为“华为自动驾驶第一人”的陈奇。此外,新任营销服务负责人林杰计划推行“直营为主、合伙人模式为辅”的战略,强化下沉市场渗透。

在当前“爆款即生命”的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下,极氪能否找到并持续推出现象级产品,将成为决定其未来成败的关键所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