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谱科仪完成过亿元Pre-B轮融资,国瑞基金与北京高精尖基金领投

投资界5月13日消息,据动脉网报道,国产色谱设备、软件和耗材全体系平台企业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谱科仪”)近期宣布完成过亿元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国瑞基金和北工投资在管的北京高精尖基金共同领投,老股东弘晖基金、架桥资本跟投。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国内外销售渠道的进一步建设和下一代产品的开发。长海资本继续担任公司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深耕色谱领域,打造全体系产品矩阵
自2015年成立以来,华谱科仪已成功构建起涵盖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U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配套软件和耗材的一系列产品矩阵。截至目前,其自有品牌仪器在色谱主流应用市场的保有量已达到数千台规模。凭借成熟完备的合规化软件系统与服务体系,华谱科仪在国产液相色谱领域确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成为行业内少数能够规模化进入海关、质检、药监等制标单位,以及药企、CRO企业等关键商业化客户的厂商。
除了现有产品线的持续优化,华谱科仪还在积极拓展产品矩阵,以实现更大的平台化规模效应。今年1月,华谱科仪与中元汇吉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临床液相色谱与质谱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同时,公司还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展开深度产学研合作,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路径。
创始人展望:技术创新驱动行业革新
华谱科仪创始人王利春表示:“感谢新老股东对华谱科仪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这也是对我们未来发展潜力的坚定看好。此次融资将进一步加速我们国内外销售渠道的纵深拓展与体系升级,并加大对下一代核心产品的研发投入。我们将整合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持续迭代产品性能,以技术突破驱动行业革新,为实现国产色谱技术的全球竞争力跃升注入强劲动能。”
投资人视角:硬科技需要长期主义
京国瑞基金投资经理包逸达指出:“京国瑞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破解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为使命。液相色谱作为科学仪器中的‘第一单品’,其国产化不仅关乎医药、环保等万亿级产业的供应链安全,更是大国科技博弈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华谱科仪通过十年磨一剑的努力,构建起覆盖硬件、软件、耗材的全自主技术闭环,并推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新一代网络版色谱软件,充分印证了‘硬科技需要长期主义’的投资逻辑。我们看重企业‘技术攻坚+场景深耕’的双轮驱动能力,这正是北京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北工投资高级投资经理张胜锋补充道:“北工投资在管的北京高精尖基金由北京市经信局、财政局联合发起,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和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的重点领域进行精准布局。液相色谱仪作为高端分析仪器的核心品类,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科研与工业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受制于关键部件、软件系统等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内市场长期以来依赖进口。华谱科仪作为国产液相色谱仪自主研发的践行者,坚持强化核心零部件自主化能力,推动国产仪器从‘可用’向‘好用’跨越,已在技术突破、市场拓展、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们看好华谱科仪的技术持续迭代与生态整合能力,期待其以高性价比、高质量服务为抓手构建品牌力,为中国高端仪器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架桥资本:全体系色谱厂商的崛起
架桥资本合伙人李威表示:“架桥资本怀抱‘架起资本与实业之间的桥梁’的愿景,坚定相信先进制造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坚定不移地布局智能制造产业链投资。国产液相色谱仪及其配套的合规数据管理系统已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在性能、功能和数据安全性等方面达到或超越同类进口产品水平,完全具备替代进口产品的实力。华谱科仪是国产厂商中极少数具有自主软件、自主硬件、自主色谱分离材料集成开发能力的全体系色谱厂商,并已经在各类客户中实现了广泛的业务覆盖。未来,华谱科仪有机会以液相色谱为业务入口,向更广泛的科学仪器赛道平台拓展。”
长海资本:抓住市场机遇,引领行业发展
长海资本合伙人王可书表示:“液相色谱不仅是生命科学工具,更是大国竞争科学仪器赛道的关键和‘入口’。得益于长期的研发和市场积累,华谱科仪在过去跌宕起伏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了连续三年高速增长。我们相信,企业可以不断迭代产品技术、抓住市场机遇,让广大客户可以踏实、放心地用好国产液相色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