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针对顽疾积极施策 私募业监管持续强化

访客 2025-05-10 13:00:25 88518
针对顽疾积极施策 私募业监管持续强化摘要:   针对私募业的“沉疴顽疾”,监管层频频出手。近日,深圳证监局发布最新一期深圳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通报指出,辖区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违反基金合同约定开展投资运作、挪用基金财产等...

针对顽疾积极施策 私募业监管持续强化

  针对私募业的“沉疴顽疾”,监管层频频出手。近日,深圳证监局发布最新一期深圳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通报指出,辖区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违反基金合同约定开展投资运作、挪用基金财产等情形。下一步,深圳证监局将持续加强对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行为的监管检查力度。

  北京证监局近日也发布了最新一期北京辖区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要求辖区私募开展自查、整改;上海证监局也要求辖区私募尽快开展自评自纠。

  从今年披露的私募罚单以及监管通报情况来看,行业“沉疴旧疾”是监管打击的重点。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今年前4个月披露了182份面向私募及相关人员的“处罚书”,其中近五成私募涉及“信息披露违规”。

  “信息披露违规成为最容易踩到的红线,与私募人员精简有很大关系。”沪上一位私募合规人士称,在“野蛮生长”时代,私募管理人的从业人员数量往往只有三四个人,这便造成了一人兼任多职的问题,甚至很多私募没有专业合规团队和运营团队,使得信息披露存在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大量存在。

  “保本保收益”承诺也是私募一直以来的违规重灾区。中基协披露的纪律处分书显示,深圳常青藤投资或其法定代表人与部分投资者签署相关协议书或承诺函,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固定比例损失等。北京证监局近日还通报称,部分私募管理人的股东与基金投资者签署回购协议类文件,变相向投资者承诺最低年化投资收益率。

  一位私募研究员坦言,由于缺乏知名度和业绩亮点,很多中小型私募在销售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保本保收益”便成了很多销售产品时的重要“卖点”。另外,部分头部私募对一些高净值客户也会使用这一“手段”,从而达到安抚客户的目的。但事实上,不管是从合规角度而言,还是从市场极端风险来看,保本保收益的营销行为都极大可能对投资人造成伤害。

  对于上述违规行为,监管层采取的措施从“进行警告”到“撤销管理人登记”不等。比如,深圳达慧私募就因违规信息披露、未真实准确提交检查材料等问题,被中基协撤销管理人登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