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经理三年业绩跑输基准10%就降薪,这些“名将”都“中招”

5月7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宣告基金经理薪酬与基民收益绑定的时代即将到来。
其中第8条举措明确提出:“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以此为标准,未来被降薪或加薪的基金经理分别有多少?
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全市场成立时间三年以上的主动权益型基金共7000多只(不同份额分开统计,下同),其中近三年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的产品共有2984只,负责管理这些产品的基金经理超过1150人,在全行业4016名基金经理中占比超28%。
在业绩不“达标”的基金经理中,多位业内名将、老将在列,而且这些产品收取管理费时毫不“手软”。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近三年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的前20只基金,2024年共收取2.37亿元管理费。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张坤、傅鹏博等名将近三年业绩都不达标
在近三年产品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的基金经理中,不乏业内名将、从业超10年的老将和百亿基金经理的身影。如易方达基金的张坤和萧楠、睿远基金的傅鹏博、国投瑞银基金的施成、景顺长城的刘彦春等。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张坤的代表作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近三年业绩超越基准增长率分别为-19.97%,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9.08%。此外,其在管的另一只产品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近三年业绩超越基准增长率分别为-15.75%。
睿远基金傅鹏博、融通基金邹曦、易方达基金冯波等从业超过10年的老将,竟然出现旗下在管所有产品近三年业绩全部不“达标”的尴尬情况。
其中,傅鹏博旗下只有一只产品,为与朱璘共管的睿远成长价值。截至5月7日,该产品A份额近三年业绩超越业绩基准增长率为-25.23%。而从业已超17年的邹曦,其目前在管的4只产品近三年业绩全部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其中他管理时间最长的融通行业景气混合A,近三年业绩超越业绩基准增长率为-35.26%。
广发基金名将刘格菘、国投瑞银基金施成、银华基金焦巍等业内知名度较高的基金经理,也有多只产品不“达标”。
此前因重仓新能源而同时收获名气与“百亿基金经理”称号的施成,在管的6只产品中除了成立尚不足三年的国投瑞银产业转型一年持有外,其余5只产品近三年业绩超越业绩基准增长率均低于-10%。其中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A该项指标的表现为-53.93%,在所有业绩不达标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在第14名。
此外,还有2024年分别斩获年度“冠军基”与“亚军基”宝座的大摩基金雷志勇、财通基金金梓才,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最好的鹏华基金闫思倩等人,也都赫然出现在此列。
业绩差,风格也“漂移”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近三年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的前20只基金,管理费率多为1.2%,2024年共收取2.37亿元管理费。其中广发高端制造2024年共收取8784.43万元管理费,而该基金A、C份额近三年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50%。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近三年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的基金中,表现最差的为嘉实基金姚志鹏在管的嘉实智能汽车。该基金近三年业绩超越基准增长率为-81.15%。而同一时间内,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46.49%。
据同花顺iFinD,姚志鹏从业超过9年,目前在管8只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总在管规模达141.62亿元,其中嘉实智能汽车是其在管时间最长、在管规模最大的一只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除了业绩不佳,还被基民吐槽存在风格“漂移”的问题。基金合同显示,该基金的投资目标为“在适度控制风险并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把握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及后市场的投资机会,力求超额收益与长期资本增值。”但多位基民认为,该基金长期重仓电池行业个股,跟不上智能汽车行业表现,“挂羊头卖狗肉”,还有基民直言“这只基金持仓与名称不符让我很失望。”
图源:嘉实智能汽车股票基金吧
这种情况也是本次改革重点之一。在5月7日上午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针对基金‘风格漂移’‘货不对版’等问题,要求为每只基金产品设定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尺子’,避免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名称和定位,尽量确保投资者所见即所得。”
此外,在近三年业绩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中,还有多只产品是不止一位基金经理在管理。
如浙商智选经济动能混合,该基金A份额近三年业绩超越基准增长率为-51.81%。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2月,当年7月基金经理白玉接手该产品,次年3月又增聘了柴明,但是两人合力也未能让该产品创造佳绩,也让投资者纷纷失去信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产品规模仅有3000多万元。
还有国都创新驱动,目前有三名基金经理在管。其中廖晓东自2021年起管理该基金,2023年张晓加入,今年1月又增聘了王义,但是该产品近三年业绩超越基准增长率为-45.55%。
仅有14.82%的基金经理“达标”
产品业绩拉胯要降薪,业绩表现好则有望加薪。《行动方案》指出:“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由于《行动方案》未规定“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标准,银柿财经仍以10%为标准进行筛选。同花顺iFinD显示,近三年业绩超过业绩比较基准10%的主动权益基金共889只,对应的基金经理不足600人,占比仅为14.82%。
其中,顾鑫峰在管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式、马翔和马磊共管的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近三年业绩超越基准增长率均超100%,分别超了165.59%、102.07%,表现亮眼。
东吴基金的刘元海,在管5只产品中有4只产品近三年业绩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东吴新趋势价值线混合,该基金近三年净值增长率超越基准高达83.05%。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绩优基金2024年并未收取管理费,而且这已经是该基金自2017年以来连续第八年未收取管理费。基金合同显示,该基金设定了一条“以0.9为起点,每隔180天进行调整,每期期初根据上期末价值线数值和上一周期的净值增长率的一定比例(70%提升率)”的价值线,如果基金净值低于价值线曲线就暂停收取基金管理费。
而刘元海在2019年接手该基金前,该基金的净值一度跌至0.4元左右。虽然这一局面已被扭转,但由于前期“坑”太大,导致基金净值始终未能超过价值线,因此也一直收不到管理费。
南方基金的李锦文、长盛基金的王远鸿、大成基金的徐彦等人也都有多只产品上榜。
其中,大成基金的徐彦在管时间超过3年的5只产品,近三年业绩超越基准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其中表现最好的大成竞争优势混合该项指标为41.21%。徐彦也是业内知名度较高的“双十”基金经理之一,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徐彦担任基金经理年限达11.23年,任职期间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