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康资产获批设立私募基金子公司,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速落地

备受关注的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迎来新进展。
4月18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泰康资产关于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下称“泰康稳行”)的申请已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准。
据悉,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泰康人寿作为单一持有人,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泰康资产介绍称,该基金作为长期投资试点基金,将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精选境内市场和香港市场的优质上市公司,在科学严格管理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始于2023年。当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人寿两家保险公司共同出资500亿元发起设立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鸿鹄基金”)。
这是我国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设立的首个私募证券基金,也是保险资金试点股票市场长期投资的一次大胆尝试。截至目前,鸿鹄基金已成功投资落地500亿元,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
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
今年1月,六部委重磅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正是具体措施之一。
紧接着,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为52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发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作用,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获批开展试点的保险公司通过契约型基金的方式入市,在投资决策等方面的沟通、协调效率更高,相对更加灵活,险资入市速度有望加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指出。
随后,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再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额度,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获准参与。其中,首批试点的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此番新获批金额将追加投资鸿鹄基金。
这意味着目前共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老七家”大型寿险公司均在列,总金额达1620亿元。
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徐康指出,监管持续号召中长期资金入市,包括引导中长期考核、“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延长,以及提出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将新增保费的30%投资于A股等。但实际落地层面,险资配置行为受到负债端资金属性、偿付能力、新准则下会计波动等多方面约束。
“而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模式下,险资发起设立的基金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通过持股比例乘以基金公司当期损益的方式进入险企利润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权益资产公允价值波动对报表的直接影响。”徐康表示。
以鸿鹄基金为例,国泰君安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分析说,考虑到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两家公司各出资50%,在报表上将采用长期股权投资计量和权益法核算,将私募基金公司的利润和分红按比例计入投资收益,有效缓解直接投资二级权益市场对新会计准则下报表的影响。
刘欣琦进一步分析称,利润表波动下降将有效解决当前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波动以及新会计准则实施环境下,权益资产投资意愿较低的问题。保险公司将有更大的空间提升权益投资占比,从而优化利率下行背景下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