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债市大幅波动,渝农商、信银理财破净产品数量领跑行业

访客 2025-04-16 10:43:52 36693
债市大幅波动,渝农商、信银理财破净产品数量领跑行业摘要: 自4月初美国宣布全面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后,全球贸易摩擦升温,市场不确定性上升,债券市场波动加剧,以稳健投资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一波“震荡”行情。为应对“关税战”冲击,近期央行...

自4月初美国宣布全面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后,全球贸易摩擦升温,市场不确定性上升,债券市场波动加剧,以稳健投资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一波“震荡”行情。

债市大幅波动,渝农商、信银理财破净产品数量领跑行业

为应对“关税战”冲击,近期央行、各大银行纷纷表态将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释放出积极稳市信号,债市交易短期内迎来利好,扭转此前下跌趋势。

受近期债市企稳影响,不少投资者持有的理财产品近几天收益率出现“跳涨”。一位投资者告诉银柿财经,其持有的纯债券类固收理财产品近几日的涨幅一度接近2%,“之前的跌幅一下补回来了”。

在各大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主要以R1低风险、R2中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这类产品的投资标的主要是国债、AAA级政府信用债。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我国理财子公司今年以来共新发行理财产品19041只,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数量达到18756只,占比高达98.5%,权益和混合类产品数量合计276只,占比仅为1.45%。因此,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具有强关联性。

渝农商、信银理财破净产品数居行业前三

“近期市场变化利好债市,由于债券收益下行,固收类理财的收益会上行,但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在短期内则会出现分化,可能跌破净值。”招银理财一位客户经理表示。

在这一波债市行情下,确实有不少理财公司的产品仍处于破净状态。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兴银理财旗下的破净产品数量在行业内居首,达到674只;其次是渝农商理财和信银理财,这两家破净产品的数量分别为566只和494只。

其他理财公司中,破净产品数量超过300只的还有徽银理财、杭银理财、宁银理财、苏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和上银理财。

此外,从各家理财公司的产品总数来看,破净产品比例最高的是渝农商理财,占比为29.07%;其次是施罗德交银理财,其破净产品数量为148只,占比达到26.33%;排在第三位的是徽银理财,其破净产品占比为21.24%,数量达到476只。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渝农商理财的破净产品数量、破净产品比例都处于行业内高位。

作为国内首批合资理财公司,施罗德交银理财相比其他内资银行理财公司,其发行的产品主打多元投资配置的中高风险混合类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能达到R4(中高风险)和R5(高风险)。在这一轮债市调整中,这些高风险产品受到的冲击更大,产品也更容易跌破净值。

在当前资产避险情绪浓厚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方向上该如何选择,才能避免跌破净值?国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在资产端,建议相关理财产品也启动避险模式,优先配置存款和中短久期信用债。

平安理财近期也表示,考虑二季度出口可能走弱、促销费效应有限等因素,降准降息窗口有望打开,市场基本面和资金面都将朝着有利于债券的方向变化,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而言,逢高增配仍是基本思路。

近期一些理财公司也在积极表态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提高股市的投资金额。这意味着,对理财公司来说,权益市场短期虽然有波动,但并非没有投资机会。;

平安理财认为,国内股市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相对海外市场或仍存在一定的超额收益空间。

招银理财近期也表示,关税冲击或短期内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回落,权益市场应更多关注结构性机会。具体关注大盘股、红利股,如公用事业、银行等方向具备较好的防守价值。

北银、招银、民生理财去年净利润跌幅大

债券市场波动,不仅影响到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对各家理财公司的盈利状况也有直接影响。

随着近期各家上市银行陆续发布2024年年报,多家理财公司去年的“成绩单”也出炉。在去年国债利率、存款利率下行后,去年四季度的“债牛”让理财公司的固收类产品受到投资者欢迎,不少理财公司的产品规模随之增加。

但在各家理财公司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下,2024年依然有少数理财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下滑,有些理财公司的产品管理规模也同样“缩水”。

据银柿财经统计,在截至目前已公布业绩的理财公司中,只有四家出现净利润下滑,其中北银理财净利润下滑幅度居首,达到17.3% ,净利润缩减至2.58亿元;产品管理规模则增长33.5%,达到3892亿元。

银柿财经根据上市银行数据统计

作为银行理财行业的头部公司,招银理财2024年的净利润为27.39亿元,虽仍居行业首位,但出现14.14%的下滑,这一下滑幅度居行业第二,产品管理规模也减少3.14%至2.47万亿元。

2024年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大的还有民生理财,去年下降11.46%至10.2亿元,不过这家理财公司去年的产品管理规模仍有16.95%的增幅,迈过1万亿元大关。

另一家净利润下滑的是青银理财,去年小幅下降0.67%至2.97亿元,其产品管理规模也小幅下降至2165.91亿元。;;;

在银行理财行业,净利润的变动往往与管理的产品规模密切相关。类似北银理财、民生理财规模增加,净利润反而下滑的现象并不多见。一位理财公司员工告诉银柿财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因可能是,为追求规模增长,这两家理财公司在业务拓展中加大了降费让利的力度,导致利润回调。

除了这四家理财公司外,其他公司去年的净利润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增幅最高的是浦银理财,其202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158.57%,达到11.61亿元;其次是渝农商理财,去年的净利润增幅为44%;其他净利润增幅超过20%的还有农银理财、中邮理财、中银理财等。

这些理财公司利润增长的主因,基本上都是抓住了2024年“债牛”的市场机会,增加了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

对于今年理财公司的盈利和规模走势,不少分析认为,随着关税冲击下出口压力增大,近期货币宽松的窗口可能打开,短期内支持债市表现,也利好理财公司固收类产品规模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理财公司今年的新发产品依然会以纯固收产品为主力盘,去年底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达到29.95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32.5万亿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