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应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与风险加剧的双重效应

尚福林认为,人工智能将从三方面赋能金融业。一是大语言模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回答客户问题,可以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减少了人工客服的工作量和成本。
二是在信贷业务中,一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挖掘分析消费习惯、交易行为等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动态风险评估替代静态抵押,实现风险评估从“静态指标”向“动态画像”的转变;另一方面,逻辑推理模型通过交易行为数据中的异常逻辑链检测等策略,加上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在反洗钱、反金融欺诈等方面发挥了较好效果。
三是在金融市场上,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根据市场研究机构估算,2024年全球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突破2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超过30%。
尚福林还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强人工智能布局、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要意识到,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数据污染、模型缺陷等潜在风险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应用时,应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与风险加剧的双重效应。
具体来看,在金融行业,一方面,如果虚假信息被灌入训练模型,有可能污染模型的训练数据,一旦部署到金融交易、风险分析当中,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驱动的高频交易提升市场反应速度的同时,也放大了波动性。当多数人工智能策略采用相似风险模型时,这种同质化响应可能会加速放大负面反馈循环,进而加剧金融脆弱性。
对此,尚福林建议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改进措施。其一,在技术上强化垂直领域的专业性,在技术基座基础上针对金融行业特点进行精细训练,对生成内容及时进行交叉验证,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二,监管机构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动态,增强对智能算法风险的穿透式分析能力,健全智能算法的规则制度,提升算法可解释性、透明性、公平性和安全性。
-
科创板行业主题ETF加速上新 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盘初一度涨超1%,澜起科技涨超5%,机构:人工智能产业趋势上行不会改变
-
机器人ETF基金涨超4.5%,步科股份涨超13%,机构: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持续受益于国内政策和资金支持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盘中涨超3.5%,虹软科技涨超10%,机构:本轮AI行情的回调有望在短期止跌企稳
-
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加速培育“人工智能+资产管理”复合型紧缺人才
-
广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单个外资项目最高奖励1.5亿元,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开盘走强,复旦微电涨超4%
-
2024年基金年报划重点!汇安基金单柏霖干货解析AI投资线索
-
工信部:将聚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科创板人工智能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