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700亿元红包雨!公募基金年内已分红超1800次

响应“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号召,公募基金年内已撒下超700亿元“红包雨”!
据Wind数据,按红利发放日计,截至4月8日,年内共有1600只公募基金合计分红超1800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三成;分红总金额达到70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幅近50%。
从分红基金类别看,债基仍是主力军,在年内公募基金分红总额中贡献了近八成;权益指数基金也是“大手笔”,华夏沪深300ETF等4只宽基“巨无霸”年内分红超10亿元,还有不少收益相对稳定的高股息ETF联接基金实现了“月月分红”。
基金分红对投资者有何好处?业内人士指出,基金能够分红,首先意味着当期是盈利的;此外,还能为投资者提前锁定收益、补充现金流、节省交易费用等。不过,分红并非凭空出现的收益,而是资产形式的转换,也不能取代基金利润成为衡量基金投资者收益的指标。
分红金额同比激增近50%
据Wind数据,以红利发放日计,截至4月8日,年内共有1600只公募基金合计实施分红1809次(不同份额分计,下同),分红总金额达到702亿元。跟2024年同期相比,分红总额同比增幅达到49.5%,分红频次同比增长28.5%。
从基金管理人看,年内共124家资管公司旗下有基金分红,较2024年同期增加6家。其中有87家年内分红总额超1亿元,21家分红超10亿元,华夏基金、中银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4家年内分红总额超40亿元。华夏基金年内分红金额达到47.27亿元,位居榜首。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投资者对稳定且确定收益的需求提升,具有长期分红、稳定分红特征产品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这也会推动基金公司维持或加大分红力度。
债基仍是分红主力
从分红基金类别看,债基仍是分红主力,年内分红的债基达到1346只,合计分红近1500次,分红总金额达到543亿元,占年内公募基金分红总金额近八成。
部分债基高频分红。据Wind数据,不同份额分计,年内不止一次分红的基金有140只,七成是债基,其中不乏频繁“撒钱”的,如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年内累计分红了6次,合计分红金额达到2.7亿元。另外,湘财鑫睿债券A、C份额年内均分红5次,合计分红金额达到2.66亿元。
业内人士向银柿财经表示,债基收益稳定,能提供持续的可分配利润,在监管明确鼓励基金公司强化产品分红机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大背景下,成为这一导向落地的主要载体。另外,部分债基采取高频派息的运作模式,能在为机构投资者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同时优化税收结构。据同花顺iFinD数据,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湘财鑫睿债券截至2024年底机构持有比例均超99%。
权益ETF也大手笔分红
除了债基,不少权益指数基金也大撒“红包雨”。
一方面,以高股息主题为主的部分权益ETF及联接基金也出现了多次分红,如中欧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发起年内已累计分红4次,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万家中证红利ETF联接等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也均实现了“月月分红”,其中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年内分红3次,A、C份额合计分红近2亿元。
另一方面,部分“巨无霸”权益ETF分红手笔颇大,如华夏沪深300ETF年内已分红1次,分红总额达到26.83亿元,位居单只基金分红额榜首;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红利ETF年内分红总额也均超过10亿元。整体来看,年内分红总金额位列前10的基金中,宽基ETF占据5席。
对基民来说,基金分红有何好处?招商基金指出,基金能够分红,首先意味着当期是盈利的。基金分红能提前锁定收益,落袋为安,提供了无需主动赎回即可兑现部分收益的机会,避免投资者因短期波动频繁操作。其次,基金分红无需赎回费,如果选择红利再投资,新申购份额也无需缴纳申购费,能节省一部分交易费用。最后,当基金规模过大时,基金可能面临投资标的有限、交易流动性不足、调仓成本上升等问题,通过分红适度调整规模,基金经理能够更精准地捕捉优质资产,灵活布局市场机遇,从而有机会为投资者创造更优回报。
不过,分红并非凭空出现的收益,而是资产形式的转换。中国银河证券基金评价中心也指出,基金分红不能作为衡量基金投资者收益的指标,衡量投资收益的指标应该是基金利润。如果基金利润大于基金分红,说明基金投资者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都是正的,而如果基金利润小于基金分红,说明基金投资者已实现收益是正的,但存在未实现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