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半导体梦碎,退市警报拉响,“10倍妖股”双成药业一字跌停

3月11日,双成药业(002693.SZ)一字跌停。前一日深夜,双成药业宣告历时半年的跨界并购终结。值得注意的是,半年前正是这则跨界半导体的公告,让双成药业股价一路狂飙,在2024年内涨幅超10倍。
不过,资本狂欢到达顶峰后随即走向破灭,双成药业市值至今已蒸发超百亿元,这场跨界并购的“黄粱一梦”还存在诸多疑点。与此同时,双成药业正面临另一个烦恼——因业绩不达标,双成药业或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关联交易跨界半导体,股价年内涨十倍
3月10日深夜,双成药业发布终止购买资产的公告。对于此次交易终止的原因,双成药业表示,由于各交易对方取得标的公司股权的时间和成本差异较大,交易各方对本次交易的预期不一,尽管公司与交易对方进行了多轮磋商谈判,但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方仍未能就交易对价等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针对交易终止对公司的影响,双成药业表示,终止并购是经公司审慎研究和充分论证后作出的决定,不存在公司及相关方需承担相关违约责任的情形。
双成药业这桩跨界半导体的并购交易,历时半年戛然而止。2024年8月28日,公司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停牌,9月10日,双成药业披露了此次收购的交易预案,其中显示,双成药业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香港奥拉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拉投资”)、赢准有限公司等2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持有的宁波奥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拉股份”)100%股份,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发行价格为3.86元/股。本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同时,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由于交易对方中的奥拉投资、宁波双全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双全”)、Ideal Kingdom Limited(以下简称“典王有限”)为双成药业实控人王成栋、王荧璞父子控制的企业;交易对方中的海南全芯共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海南全芯”)执行事务合伙人及实控人袁剑琳是双成药业高管,故前述4家公司是双成药业的关联方。
公告显示,双成药业此次拟收购标的奥拉股份,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同时还对外提供半导体IP授权服务。目前,奥拉股份产品线包含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射频芯片四大类。
据公告,奥拉半导体具备一定技术优势。在高性能去抖时钟芯片领域,奥拉半导体是国内少有的可直接与境外头部厂商竞争的芯片设计企业,该领域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同时,在车规级芯片认证严格、认证时间长的背景下,奥拉半导体的时钟驱动器符合AEC-Q100的车规级标准,已批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载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奥拉股份曾引进深圳瑞兆、宁波商创、丝路华创、疆亘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该轮融资中奥拉股份的估值高达100亿元。2022年11月,奥拉股份递表科创板,在经历一轮问询后于2024年5月撤回上市申请。
借由此次收购,双成药业欲实现战略转型。本次交易前,双成药业主要从事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生长抑素、原料药等。交易完成后,双成药业重点发展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设计业务。其称,“这将有利于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银柿财经注意到,双成药业这起跨界并购事项,是2024年并购重组热潮中较早出现的案例之一。彼时,由于并购重组、跨界收购热门半导体资产等因素叠加,市场热情被点燃,双成药业股价走出了疯狂的连板行情。自9月11日起,交易预案披露后的28个交易日内,双成药业收获24个涨停板,股价在10月29日盘中摸到40.98元/股的最高点,较2024年中低点4元/股,最大涨幅已超过10倍,成为名副其实的“A股妖王”。
停牌前或有资金布局,“神秘人”已获利兑现
股价腾飞之际,双成药业在跨界并购之外的基本面表现并不亮眼。
事实上,依赖单一产品、研发实力薄弱,一直是双成药业的痛点,同时,双成药业还多次提到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使医药行业市场竞争加剧。2016年至2023年,双成药业连续8年扣非后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合计亏损超7亿元,期间营业收入在3亿元上下浮动。
值得注意的是,双成药业在今年1月17日披露业绩预告后,已拉响退市警报。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双成药业预计亏损8000万元至1.1亿元,扣非净亏损预计为5837万元至8337万元,同时营业收入为1.5亿元至1.9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1.4亿元至1.8亿元。由于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双成药业股票交易或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事实上,在跨界泡沫被戳穿前,双成药业的股价炒作早已由盛转衰,在2024年10月29日触及历史最高点后,双成药业的股价随即从高处陨落,截至3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已跌去66.78%,报12.43元/股,市值蒸发超百亿。这场“击鼓传花”的股价游戏让不少中小投资者表示不满,称“忽悠式跨界”后的一地鸡毛最终由散户买单。
投资者的声讨并非空穴来风,双成药业这场并购重组存在诸多疑点。例如,公司股票在并购重组停牌前18个交易日内成交量异常放大,或有资金提前布局。2024年6月7日至8月1日,双成药业股价在4元/股至4.80元/股区间窄幅震荡,39个交易日内日均成交量442万股左右;而在8月2日至8月27日18个交易日内,双成药业日均成交量较前期明显放量,日均成交量约为2238万股,股价区间涨幅19.45%。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8月27日,双成药业尾盘逼近涨停。
双成药业8月2日至8月27日交易量显著放大此外,8月27日,在双成药业按重组规定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新进两名自然人股东,其中,赵惠敏持有646.39万股,为第四大流通股东,应淑英持有118.46万股,为第九大流通股东。但2024年三季报中,赵惠敏的持仓数已减至393.52万股,应淑英则已不见踪影。
双成药业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前一个交易日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