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债市短久期资产的机会与票息提升解析

访客 2025-10-16 10:55:06 61308
当前债市环境下,短久期资产展现出良好的投资机会,随着票息收入的吸引力逐渐增强,投资者对短期债券的需求增加,本文分析了短久期资产的机会,探讨了票息提升的原因,包括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改善等因素,投资者应关注短期债券的投资价值,合理配置资产,以获取稳定的收益。

债市短久期资产的机会与票息提升解析

  2025年10月15日,中邮证券发表了一篇基金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债市短久期资产受青睐,票息资产性价比提升。

  报告摘要如下: 票息资产机会的“短”和“长” 债市9月经历持续调整,票息资产性价比有所提升,国庆假期前后修复行情开启,信用债修复情况期限分化,短端修复力度较大。国庆假期前后两周,跨季资金面较为平稳叠加关税扰动重现,债市开启修复行情,信用债同步利率走强。超长期限信用债修复力度较弱,部分品种甚至仍在调整,表现不及同期限的利率债。 二永债行情同步强且“波动放大器”的特征明显,1Y-5Y修复程度高于普信债,但超长期限部分行情不佳,仍在持续走弱。目前曲线从绝对位置来看3年及以上的部分离2025年以来的收益率最低点位的差距还有30BP-62BP。与上一轮急跌7月底的情况对比,3年以上的收益率点位已经突破新高,调整幅度高于7月底的急跌行情。 自8月市场连续调整开始,久期的偏好演绎到接近极致,短久期策略在本轮调整中明显占优,票息收入能够覆盖资本利得亏损,目前的持有抗跌幅度也最强。我们统计并计算了从2025年8月8日开始到10月11日,不同主要期限和评级的信用品种的资本利得和票息收入;仅有1Y左右的品种表现较好,票息收入可以弥补资本利得的损失。此外,以10月11日的估值收益率情况为基准,计算各券种未来持有1个月左右的抗波动能力。1Y左右的品种优势明显,在目前的收益率情况下持有1个月,基本都能抗住15个BP以内的市场调整。 从机构行为来看,公募等交易盘持续卖出信用债,理财、保险等配置盘逢调整适度买入但增量有限,需求端总体偏弱。公募基金今年8月中旬以来对二永的抛售力度远高于往年,合计卖出3年至5年二级资本债470亿。银行理财8月以来对普信债周度净买入规模保持平稳,同时理财存量规模周度变动情况同样不大。险资8月开始持续保持逢调整便买入,普信债增持力度不算低。但由于目前不属于开门红抢配时期,同时权益资产走强,因此险资的配置需求虽持续存在但整体需求同样不算强劲。而信用债ETF类产品表现不及预期,信用做市ETF产品规模和净值都下滑明显;科创ETF方面,9月下旬第二批产品上市对整体行情短期提振但持续性不强。 债市调整到9月下旬开始票息资产的性价比持续提升,国庆假期前后已经开启修复行情,但期限分化严重,短久期资产更受青睐。目前估值在2.2%-2.6%区间的普通信用债占比较高,可挑选的余地很大。策略上继续流动性为王,3-5年银行二级资本债调整后有一些参与机会,此外从曲线陡峭程度来看1-3年弱资质城投下沉可继续参与。而超长期限方面,虽然调整后收益率性价比提升,但近期市场行情不确定性较高,超长久期策略目前可能仅适合部分配置盘考虑。 风险提示: 融资政策超预期事件、信用黑天鹅事件。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