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朱雀基金,创新药分化趋势明显,关注下一代生物技术及非肿瘤领域创新策略

访客 2025-09-15 16:45:10 42609
朱雀基金指出,当前创新药领域正面临分化趋势,建议投资者关注下一代的生物技术以及非肿瘤领域的创新,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创新药的研发和应用逐渐细分化,投资者需要更加关注新兴技术的潜力以及非肿瘤领域的创新机会,这一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遇,同时也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审慎决策。

朱雀基金,创新药分化趋势明显,关注下一代生物技术及非肿瘤领域创新策略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王鹤静)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成为行情主线之一。朱雀基金分析,原因大概率在于近两到三年中国创新药研发积累带来的技术外溢。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或仍旧处于成长阶段,长期来看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产业未来趋势可以保持乐观的态度。

  不过随着中报披露,创新药个股呈现分化,基本面超预期且短期估值未透支太多的公司大多表现出更强的走势,而业绩显著低于预期的公司多体现出较明显的均值回归。朱雀基金观察到,今年许多Biotech(生物科技)/Biopharma(生物制药)公司已经实现了国际化估值的重估,不断的BD(商务拓展)兑现带动市场表现,但部分公司已经乐观反映了较远期的管线,需要评估实际的兑现概率,未来或许只有优秀的公司能够持续受益、成长为大公司。

  从回归阿尔法收益的角度,朱雀基金认为下一代的生物技术,如多抗、新型抗体偶联药物、蛋白降解剂、RNA药物等,或将出现更多确定性的高成长机会。同时,传统Pharma(制药企业)的创新药管线开始展露头角,其中也存在价值重估的机会,包括免疫疾病、代谢、神经等非肿瘤领域。

  朱雀基金分析表示,过去两年,大额BD出海交易基本都是肿瘤领域的创新药,尽管从2024年开始有一些治疗自免适应症的T细胞衔接器的10亿-20亿美元的出海交易,但关注度还不是太高。随着最近有些大额BD交易落地,自免赛道的技术密集输出时代有望到来,自免分子的海外市场估值有望持续重估。继肿瘤双抗之后,自免领域正迎来单抗到双抗技术迭代的周期。过去两到三年,以PD-1双抗为代表的肿瘤双抗持续获得高质量成果,今年正式成为全球肿瘤领域的技术迭代主线之一,而自免领域生物药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明显晚于肿瘤领域。但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研发数据的积累,自免双抗的临床进展也逐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关注度,在疗效、安全性、给药频次等方面初露锋芒。

  此外,朱雀基金判断,靶向蛋白降解技术(TPD)或将成为继ADC、双抗之后的下一个技术热点。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利用细胞自身的蛋白降解系统降解与疾病相关的靶蛋白,由于无需直接抑制靶蛋白的活性,这种治疗模式有望针对许多以往被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作为一类全新的技术范式,靶向蛋白降解技术能够为疾病靶向治疗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有机会实现潜在更优的疗效、持久性,国内部分企业已在该技术上逐步建立起全球竞争力。

  同时,朱雀基金注意到,目前GLP-1R激动剂的代谢减重治疗已迭代到三靶点,并且向着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这一新市场拓展。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0年全球MASH患者人数高达3.5亿人。若不加以控制,病情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MASH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GLP-1R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GLP-1R三靶点激动剂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稀缺性。在当前产业背景下,国内药企积极投入相关药物研发并推动技术创新,部分企业已经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靶点GLP-1R激动剂,孕育了潜在的BD机会。

  展望未来,尽管存在不确定性,朱雀基金表示,公司将继续回归企业内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研判,执着于寻找能够穿越周期、实现长期成长的阿尔法,具有领先技术布局、海外成长空间明确、研发兑现度高的公司将是重点关注方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