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基金费率改革推动投顾转型升级,强强联合待进化

访客 2025-09-15 16:12:39 57940
随着基金费率改革的推进,投顾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强强联合”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但也需要进一步进化,改革将促使投顾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同时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行业需适应新形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应对市场变化。

基金费率改革推动投顾转型升级,强强联合待进化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朱妍)在基金投顾业绩提升、券商分类评价纳入投顾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今年以来基金“双投顾”合作热度提升,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开拓合作券商渠道,基金投顾业务持续扩张。近日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定》)提到,基金销售机构同时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对投资顾问业务形成的保有量,不得收取客户维护费。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这种合作模式的盈利重点将放到投顾费上,单纯为了“增收”而进行合作的投顾机构可能会退出。真正凭借资产配置能力、投资策略价值和客户服务质量获取回报的机构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长期来看,将进一步推动公募行业从“销售导向”向“服务导向”的深化转型。

  年内基金“双投顾”合作增加

  今年以来,多家投顾机构“强强联合”,发力开拓“双投顾”合作。所谓“双投顾”,比较典型的形式是由一家投顾机构提供投顾策略,另一家投顾机构提供投顾服务,双方在策略开发、客户服务、销售陪伴等环节进行优势互补。

  “随着用户认知提升和券商渠道在基金投顾业务上的重视投入,今年我们与券商机构的合作全面启动。”中欧财富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目前中欧财富已与16家券商机构开展基金投顾合作,且在这些券商所合作的投顾机构中,其规模占比较大。

  据了解,在策略输出上,中欧财富已结合各家券商的用户偏好和差异化投资需求,合作定制了多款策略,覆盖固收、目标盈、多元配置及海外策略。

  据开源证券统计,今年以来,除了4月外,股债混合型投顾组合单月均获得正收益,部分投顾机构的多只组合近一年收益率超50%。在此背景下,在投顾策略上具有一定优势的基金公司均加大了“双投顾”合作,与券商进行双向赋能。除中欧财富外,华夏基金(财富)等投顾机构,也通过这类合作得到了更多客户和市场的认可。

  今年以来“双投顾”火热是多方面因素促使的。华夏基金(财富)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公司依托华夏基金有不错的投研能力,而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有专业的销售团队和直接触达客户的能力。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各机构、客户和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种多赢局面。

  另一家基金投顾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补充道,中国证监会最新修订实施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中,提到增设基金投顾与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等专项指标,这也鼓励了券商加码基金投顾业务。

  投顾生态有望进一步升级

  随着公募费率改革的推进,基金投顾业务有望实现进一步规范,“双投顾”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行业或加速向基于客户账户规模收取投顾费的模式转变,“服务导向”将成为关键。

  《规定》第十七条提到,基金销售机构同时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应当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最优价格执行原则,对投资顾问业务形成的保有量,不得收取客户维护费,切实防范利益冲突。

  “这意味着,部分拥有代销牌照的投顾机构,在‘双投顾’合作中,可能要舍弃一部分收费。未来,这种合作模式的盈利重点将放到投顾费上。”有基金投顾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说,是否真正考虑投资者利益,能否提供优秀策略及投顾服务会越来越重要,单纯为了“增收”而进行的合作机构或选择退出。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分析师赵然在研报中进一步分析道,当前兼营代销与投顾的机构可通过尾佣与投顾费双重获利。而新规实施后,这类机构来自投顾组合的尾佣收入或直接归零,只能依靠投顾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长期看将推动投顾机构摒弃对销售佣金的依赖,真正凭借资产配置能力、投资策略价值和客户服务质量获取回报,从而推动行业从“销售导向”向“服务导向”深化转型。

  “新规有助于弱化渠道鼓励投资者高频交易的财务激励,同时为基于客户账户规模收取的投顾费模式创造发展空间,从而以费率调整为杠杆,撬动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从关注销量和产品业绩转向关注投资者账户收益,真正致力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赵然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