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家基金公司半年业绩出炉 经营逐步回暖
多家基金公司半年业绩已公布,整体呈现出经营逐步回暖的趋势,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改善,基金公司的业绩也有所回升,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逐渐恢复,基金公司的业绩也有望继续提升,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基金公司需要保持谨慎态度,加强风险管理,以确保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摘要字数控制在约100-200字之间。
随着南华基金发布上半年经营业绩,当前已有华夏基金、银华基金、东海基金、南华基金4家公募基金半年成绩单出炉。整体来看,基金公司经营整体回暖,大中型基金经营情况明显改善。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行情和政策助推下,公募基金发展或将提速。
基金公司经营逐步回暖
整体而言,随着权益市场逐渐走出低迷,基金公司的经营也随之有所改善。其中,大中型基金公司运营明显改善,中小型基金公司经营压力仍然存在。
8月6日,中信证券发布的华夏基金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华夏基金实现营收42.58亿元,同比增长16.05%;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增长5.74%。截至上半年末,华夏基金总资产为205.25亿元,总负债为66.91亿元;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85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2.46万亿元进一步增加。
8月14日,西南证券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参股的银华基金最新经营情况浮出水面。在今年股市健康发展背景下,银华基金结束了连续3年经营下滑局面,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升,净利润更是实现两位数增长。半年报显示,银华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0.81%;净利润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1.74%。截至上半年末,银华基金注册资本为2.22亿元,总资产68.61亿元,较2024年末的67.33亿元有所增加;净资产43.57亿元,较2024年末的43.17亿元同样实现小幅增加。
另外两家基金公司则出现了亏损。东海证券2025年半年报显示,参股子公司东海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69.04万元,净利润亏损93.61万元。东海基金称,上半年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由于财务报表合并子公司东海瑞京资产所致。若仅看母公司口径,东海基金母公司上半年仍实现盈利30万元。
8月18日晚间,南华期货(603093)公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全资子公司南华基金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1.39亿元、1.32亿元。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0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超35%;上半年净利润为-617.92万元。数据显示,自2016年成立以来,除了2023年度实现净利润119.41万元,南华基金其余年份均告亏损,累计亏损额已接近1.2亿元。
公募基金发展或将提速
近期,权益市场回暖迹象明显,A股总市值站上100万亿元大关,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创近10年新高。在市场信心与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背景下,权益类基金业绩持续回暖。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超96%的权益类基金年内实现正收益,超20只基金年内业绩增长超100%,千余只基金年内业绩超30%。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8月以来,A股市场上行斜率逐步陡峭,其中一些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市场温度。
首先是成交额方面,8月以来,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提升至1.95万亿元,显示出个人投资者情绪正在提升;其次是A股市场融资余额持续攀升,显示出杠杆资金对后市走势持乐观态度;再次是每月新增投资者显著,根据瑞银的估算,7月A股新增投资者达111万人。
在孟磊看来,当前整体资金的流动性增强,居民理财风格正出现变化,后续A股权益类基金的发展值得期待。“近期,公募与私募的新发规模均明显高于去年平均水平,今年偏股公募基金整体录得17%的回报。”孟磊表示,“新发公募基金规模通常滞后于股市表现。也就是说,随着股市及基金表现回暖,公募基金的新发规模有望逐步提升,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上半年仅增持了1456亿元的A股流通市值,而今年初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3年每年至少增长10%。“静态估算下,2025年、2026年、2027年公募基金分别至少需要增持A股流通市值5900亿元、6500亿元、7100亿元。”孟磊表示。
展望后市,摩根士丹利基金看好三大方向:一是科技成长,当前人工智能(AI)应用、半导体等性价比更高;二是中国制造,包括高端机械、汽车、军工以及医药等,优质公司值得重视;三是新消费,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海外市场拓展也极为顺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孟磊认为,在风格配置方面,由于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中期展望向好,成长风格可能跑赢价值风格。由于高贝塔属性以及受益于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小盘股可能在短期内进一步跑赢大盘股。在行业偏好方面,看好流动性敏感且具有高贝塔属性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