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eiying

一文看懂北交所首批业务规则:准入、交易、退市全覆盖

eiying 2025-07-29 21:18:11 15
北交所首批业务规则涵盖了准入、交易、退市等全流程,准入方面,企业需满足市值、财务、治理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需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交易方面,实行连续竞价交易方式,涨跌幅限制为30%,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退市方面,包括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两种方式,其中强制退市包括连续亏损、重大违法等情形,北交所还设立了分层管理制度,根据企业市值和交易活跃度等因素,将企业分为基础层、创新层和精选层,这些规则的出台,为北交所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1年9月,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宣布设立,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北交所肩负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金融资源精准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2021年11月,北交所首批业务规则正式发布并实施,标志着这一新型资本市场平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首批业务规则涵盖发行上市、交易机制、会员管理、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精神,也彰显了北交所差异化定位与制度创新的独特路径。 一、制度设计聚焦中小企业特点,突出包容性与适应性 北交所首批业务规则在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阶段特征与融资需求,展现出高度的包容性与灵活性。在发行上市标准方面,北交所设置了“市值+财务指标”的多套组合标准,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盈利能力、研发投入等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上市路径。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北交所的上市门槛更具适应性,例如允许最近两年净利润均超过1500万元但未盈利的企业上市,支持处于快速成长期、尚未盈利但具备核心技术和市场潜力的企业融资发展。 此外,北交所在持续监管方面也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原则。一方面,对信息披露要求与监管标准与主板趋同,确保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另一方面,在公司治理、股权激励、退市机制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灵活性,降低其合规成本。这种制度安排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市难”的困境,也为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交易机制注重流动性与稳定性,构建高效市场运行体系 为提升市场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功能,北交所首批业务规则在交易机制上进行了多项创新。其一,北交所延续了新三板精选层的连续竞价交易制度,并引入做市商机制,形成“竞价+做市”双轨运行模式。这一安排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尤其在初期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增强市场定价效率。 其二,北交所将个人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设定为“50万元资产+2年交易经验”,这一标准在保持一定投资者门槛的同时,也比科创板的“50万元+2年”更具包容性,有助于吸引中长线资金入市,形成稳定的投资群体。 此外,北交所在涨跌幅限制、盘后大宗交易、临时停牌机制等方面也进行了系统性设计,既保障了市场的稳定性,又避免了过度干预对市场活力的抑制。从整体制度设计来看,北交所通过优化交易机制,力求在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实现平衡,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构建一个高效、透明、有序的资本市场环境。 三、信息披露为核心,强化市场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 北交所业务规则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推动注册制改革在中小企业市场的落地。在信息披露方面,北交所借鉴了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成功经验,建立了以“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为原则的信息披露体系,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披露财务报告、经营状况、风险因素等关键信息,并强化对重大事项的临时披露义务。 同时,北交所加强了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要求,明确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尽职调查、信息披露、合规审核等方面的责任,确保信息披露质量。这一制度安排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也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北交所建立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并通过设立投资者教育平台、强化风险揭示等方式,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理性投资能力。这些举措体现了北交所在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自觉与责任担当。 四、差异化监管机制,凸显北交所市场定位 北交所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其制度设计体现了鲜明的差异化特征。在监管模式上,北交所实行“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的一体化监管体系,与新三板建立“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企业可先在新三板挂牌,经过培育后进入北交所上市,形成“挂牌—进层—上市”的良性发展路径。 这一制度安排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和时间成本,也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资本市场服务体系。通过与新三板的联动,北交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真正实现“应上尽上、能上快上”的目标。 此外,北交所还特别注重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政策引导、融资支持、辅导培训等方式,扶持企业成长壮大。这种“市场+政府+机构”的协同服务机制,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增强其在资本市场的获得感和获得感。 五、制度创新与市场实践并重,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北交所首批业务规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迈出关键一步。然而,作为一个新生市场,北交所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仍需在制度完善、市场培育、投资者结构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展望未来,北交所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一是进一步丰富融资工具与产品体系,如推动可转债、优先股等多元化融资工具落地;二是探索与创业板、科创板之间的转板机制,提升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水平;三是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的合作,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市场,提升国际化程度;四是推动科技赋能,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效率与市场运行效率。 总体来看,北交所首批业务规则的发布不仅是一次制度层面的突破,更是一次对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路径的深刻探索。北交所的设立与运行,正在重塑我国资本市场的生态格局,也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北交所必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全文约2000字)

一文看懂北交所首批业务规则:准入、交易、退市全覆盖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