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基金: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推动行业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漪)5月7日,中国证监会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基金管理全链条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督促行业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的转型。
招商基金表示,《方案》的核心要义在于贯彻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通过改革考核和收费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加强投资行为监管、优化行业格局等一揽子举措,为投资者打造更加透明、稳健、可持续的投资生态,实现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客户资产保值增值双赢的局面。
强监管: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招商基金认为,过去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扩张主要依赖短期业绩吸引资金流入,但在“重规模、重利润”的导向下,部分产品存在热门行业过度集中、操作激进、风格漂移等问题,导致风险收益特征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错配、产品回撤过大影响持有体验,以及业绩与收费严重失衡等权益损害现象。
对此,《方案》提出以下几方面改革举措:
第一,构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浮动收费及薪酬机制。一是对新设立主动权益基金推行“业绩基准挂钩型”浮动管理费模式,打破传统“旱涝保收”的商业模式,直击“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痛点;二是将“业绩跑赢基准”“投资者实际盈亏”等核心指标纳入基金公司高管及基金经理的考核与薪酬体系,推动行业从“卖方思维”向“买方伙伴”转型,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第二,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与引导作用。一是规范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披露及动态纠偏机制,通过明确产品定位、细化投资策略、约束投资行为,确保产品风险收益特征透明可测,实现投资者“所见即所得”;二是修订信息披露模板,整合展示基金中长期业绩、基准对比及投资者实际盈亏等关键数据,为投资者提供与风险偏好相匹配的理性决策依据。
第三,建立以投资者收益为核心的长周期考核体系。要求基金公司将“基金投资收益”与“投资者实际盈亏”共同纳入考核核心指标,尤其强化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通过长周期考核范式抑制追涨杀跌的短期博弈和赛道投机行为,促使基金公司聚焦客户真实持有收益,以稳定可持续的业绩表现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
防风险:筑牢安全底线在发展与稳定之间寻找平衡
招商基金还认为,合规运营与风险防控是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方案》从三方面筑牢风险防线:
第一,构建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完善风险准备金动态管理机制,在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与使用场景的同时,强化其在极端市场环境下抵御集中赎回风险的缓冲功能,通过市场化配置实现风险对冲与收益增强的平衡;二是出台公募基金参与互换便利业务操作指引,拓宽流动性管理工具应用场景,提升基金产品应对赎回压力和市场波动的韧性,从机制上降低流动性风险传导隐患。
第二,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一是实施产品注册逆周期调节,建立常态化市场监测机制,根据市场热度动态调整基金产品注册节奏,抑制短期追涨杀跌的非理性交易行为;二是强化主题基金注册监管,针对“蹭热点”“风格漂移”等策略失焦问题,严格主题基金注册审核标准,建立投资策略一致性跟踪机制,确保产品定位与实际运作精准匹配,维护投资者对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合理预期;三是优化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约束,限制单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及规模上限,加强对高规模基金经理持股集中度的动态监测,避免因管理负荷过重或持仓过度集中导致投资策略变形,保障资产配置与决策的有效性。
第三,健全行业合规治理体系。一是严格利益冲突隔离机制,提高公私募基金经理兼任资质要求,强化业务隔离制度,防范内幕交易、资源倾斜等合规风险;二是有序清理类通道业务,引导机构聚焦核心投研能力提升,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产管理本质,从业务模式上杜绝通道化、工具化倾向;三是高压打击违规行为,针对分红信息泄露、协助避税、销售环节利益输送等乱象,加大穿透式监管与惩处力度,通过“零容忍”执法净化市场生态,促进行业行稳致远。
促高质量发展:优化行业生态服务国家战略和居民资产配置
此外,招商基金认为,公募基金作为居民财富与耐心资本入市的核心载体,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活跃和稳定资本市场”的政策导向下,服务国家战略、维护市场稳定、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方案》从以下方面明确实施路径:
第一,深化权益基金发展,强化市场功能承载。一是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机制,明确ETF、主动管理权益基金及场外成熟宽基指数基金分别实行5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绿色通道”注册机制,高效响应市场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需求。二是丰富创新产品供给,构建多元投资工具矩阵,鼓励开发中低波动型、资产配置型、Smart Beta及浮动费率型等创新产品。以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协调发展的产品矩阵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第二,优化行业生态,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支持优质头部基金公司业务创新发展,促进资产管理和综合财富管理能力双提升,同时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支持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从而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行业形成“大而全”与“小而精”并存的格局,避免产品过度同质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一流投资机构的建设。
第三,夯实投资者服务根基,提升财富管理质效。一是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推进“平台化、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升级,整合内外资源提升深度研究能力,以长期稳健的业绩表现切实提高投资者持有回报,夯实行业信任基础;二是促进基金投顾业务规范发展,基于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提供适配的投资方案,实现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匹配,提升投资者的真实收益和持有体验。
整体来看,招商基金认为,《方案》以顶层设计推动公募行业实现“重规模”向“重回报”的根本性转型,引领行业回归服务投资者本源。作为央企下属金融机构,招商基金将锚定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行动方案各项政策举措,凭借专业投资能力积淀,着力打造最佳客户体验资产管理公司,以实际行动诠释金融央企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