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金融监管总局丛林:一季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

访客 2025-05-08 16:02:13 17760
金融监管总局丛林:一季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摘要: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出席,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经济战略以及投融资支持促进”方面有关情况答记者问。丛林表示,在近年来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出席,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经济战略以及投融资支持促进”方面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丛林表示,在近年来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致力于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立足行业产业特点,提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金融服务。

金融监管总局丛林:一季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

一是促进投融资结合。目前该局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用以支持投资科技创新企业。从现有成绩来看,已经设立74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支持科技企业畅通资本循环。          

二是创新增信方式。推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优化知识产权的登记、评估、处置、补偿等相关政策,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为科技型、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专项担保。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0%。

三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该局面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开展两项保险补偿试点,目前已经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

丛林介绍,在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消费领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要推出四方面举措用以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融资和跨境贸易建设。

第一,在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中单列外贸板块,全面梳理外贸企业清单,优先走访对接融资。第二,以短期出口信用险支持出口贸易。今年一季度承保金额已经超过了2400亿美元。值得指出的是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承保金额大幅度上升。第三,创新“跨境电商保”模式,支持外贸新业态,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专属的保证险产品,为跨境电商的境内采购提供信用保障。第四,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领域的信贷投放,支持消费服务业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此外,在鼓励民间投资方面,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融资对接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形成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并向银行推送,指导银行自主对接融资服务。在此工作开展当中,涌现出一些地方出色的实践和探索,例如搭建专门的线上对接平台,银行通过平台获取项目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与信贷政策相匹配的项目,实现从“项目找资金”变成“资金找项目”,有效提升对接的效率。

就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投融资促进”一章的具体举措来讲,丛林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引导督促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第一,不断优化信贷供给政策。对民营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制定一系列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在资本监管方面,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资本权重给予八五折到七五折优惠。在不良容忍方面,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提高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在解决基层人员“不敢贷”问题方面,出台普惠信贷授信尽职免责制度。目前民营企业贷款投放一直在稳步增长,近五年的年平均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同时在出台无还本续贷政策后,该举措为企业降低资金周转成本。截至一季度末,续贷余额达到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7%。

第二,引导创新保险产品服务体系。针对民营企业避灾挽损、用人用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需求,开发特色保险产品,优化服务。在高技术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分散机制、网络安全保险、无人机保险等试点。对民营企业用工较为集中的新市民和灵活就业群体,聚焦其特定职业风险,以普惠保险产品增强保障力度。

第三,协同创建信息对接共享机制。线下,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一起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目前已通过该机制向小微主体新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平均利率3.66%。线上,推动多地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和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银行少跑路”,以数据信息支持银行发放信用贷款。截至一季度末,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第四,强化融资担保的风险分担功能。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财政部门,推动建立覆盖全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主要的政策效益指标,该类业务的担保费率不超过1%,远低于商业担保水平。截至一季度末,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直保余额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丛林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从监管引导、政策激励、机制推动、制度保障等各个方面持续发力,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精准施策,与有关各方一起凝聚合力,共同推动金融业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图汇全文主要数据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