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汇储备“压舱石”四连升!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 释放什么信号?

国家外汇局表示,2025年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一般而言,只要当月美元指数明显下降,多数国家外汇储备规模都会因非美资产折算成美元后的金额增加,出现环比上升状况,反之亦然。2025年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所谓的“对等关税”,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美元快速贬值,全球资产价格涨跌不一。
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4.6%至99.5,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Total Return Index USD Hedged)上涨1.0%;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0.8%。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温彬表示,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维护多边主义,加强与周边国家、欧盟等地区的沟通合作,短期内有助于减缓对美国出口下滑风险。长期来看,我国全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出口将持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
温彬还称,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5月7日,一行一局一会迅速落实政治局会议工作部署,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展望未来,国内宏观经济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为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和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 短期内美元指数下行和全球金融市场下跌还将形成对冲效应,我国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这将为保持人民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黄金储备方面,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同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4月末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2025年3月末为7370万盎司。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告诉记者,目前黄金储备在中国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仍然较低,黄金储备总量与中国经济体量和外汇储备总量仍不匹配,再考虑到金融安全、储备资产多元化等方面的需求,未来还有继续增持黄金的空间。
业内主流观点也认为,提升黄金储备资产占比有利于国际储备多元化,实现保值增值。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也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国际趋势。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70家央行里,29%的受访央行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创下2018年启动这项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央行继续购金的主要动机包括:重新平衡黄金的储备量、调整本国产黄金的购入量以期达到更优的黄金战略储备水平、担忧金融市场的动荡包括危机风险增加和通胀的上升。“利率水平”“通胀担忧”和“地缘政治不稳定性”仍是各经济体央行做出黄金储备管理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
69%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5年黄金在全球总储备的份额将会上升,这个比例高于2023年的62%与2022年的46%。与之形成反差的是,62%受访央行认为,未来5年美元储备所占比例将会下降,高于2023年的55%以及2022年的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