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银理财张长彬:围绕“固收+”框架,将权益投资作为收益增厚工具

广银理财资本市场投资部负责人张长彬表示,银行理财的客户群体决定了银行理财应该将权益投资作为收益增厚工具而不是作为单一赛道,也就是围绕“固收+”的框架做权益资产的收益增厚,而不是单独去发行纯权益类产品。
三方面提升权益投资增量空间
理财资金入市一直是市场的热门话题。
然而,从数据来看,2024年末理财公司权益类投资规模约为8300亿元(包含优先股等债性资产规模),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约为2.58%,仍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近三年来R1、R2风险等级的存续产品占比接连攀升,自2022年的88.7%升至2024年末的95.7%,理财客户风险偏好持续较低。对此,张长彬从产品定位、投资载体、能力建设三方面提出了破局之道。
“理财公司与公募基金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银行理财的客户群体决定了银行理财应该将权益投资作为收益增厚工具而不是作为单一赛道,也就是围绕“固收+”的框架做权益资产的收益增厚,而不是单独去发行纯权益类产品。因此,产品端应以追求绝对收益的固收增强型产品(固收一级增强、固收二级增强)和低混产品作为含权理财产品规模扩张的重点,这类相对低波动产品更易被客户接受;中高混和权益类理财产品作为辅助,一齐发力提高能够参与权益市场的产品规模基数。”张长彬表示。
同时,张长彬强调,理财公司对含权理财产品的层次划分要更加细腻一些,既要让产品策略清晰明了,同时还要在营销的时候让投资者对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其实最近几年理财公司也做了一些尝试,包括发行一些红利主题、黄金主题、科技主题的“固收+”产品。”
从投资载体的角度看,张长彬认为,被动投资是理财资金入市的重要突破口,能够弥补理财公司在个股投资等方面的不足。“伴随着各类ETF创新产品上市,公募ETF规模已经超过4万亿元,ETF覆盖的资产图谱也越来越完善,单单权益类ETF就涵盖A股宽基、风格、行业、主题、Smart Beta、跨境权益,这些工具基本能够满足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需求。”
“此外,理财公司参与权益市场比较灵活的载体还有很多,比如定增,利用政策允许理财资金参与定增,获取折扣价与长期成长收益;打新基金,享受新股的收益增厚;REITs,获取稳定分红,兼具抗通胀与稳定现金流特性等。”张长彬表示。
在能力建设方面,张长彬认为,理财公司权益投研团队普遍薄弱,投研能力是权益投资的核心瓶颈。一方面,综合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分层次的投研体系框架。理财公司立足自身实际状况,投研方面要主要着力于大类资产研判和投资工具优选,提升对市场情绪、大类资产走势的判断能力。同时,对所投资的工具要足够了解,从胜率、赔率角度去选择性价比高的资产。另一方面,需加强外部合作,与公募基金、券商研究所、金融科技公司共建生态。比如采取与其他资管机构委外的方式,借助对方的投研优势。
多资产多策略产品要在业绩基准中体现各类资产比重
在张长彬看来,多资产多策略就是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利用资产或策略之间的低相关性甚至是负相关性来进行波动率的控制。
“我们在银行理财行业也实践了好几年,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我们也是根据产品波动率、风险收益特征的不同进行区分,一类是最低持有期产品,比如6个月、9个月持有期的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让客户在持有期内尽量不亏钱,尽量获得绝对收益,但这也不代表在持有期内能百分百获得收益,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基于过去各类资产的波动率进行权重配比,同时在各个不同时期进行动态平衡,这一类是基于绝对收益概念的多资产多策略。另一种是它的波动率和回撤幅度会稍微高一些,在控制波动的基础上还要追求一些收益弹性,那这种也是基于相同的原理,会把资产权重进行动态平衡,但是动态调整的频率可能会更高一些。”张长彬详细介绍道。
通过做适度的偏离,产品得以追逐市场弹性,获得上涨空间。以黄金为例,张长彬表示,黄金今年的涨幅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同时波动性也超出预期。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动、关税政策影响提高了避险资产的阶段性性价比,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在多资产产品中对黄金的投资比例做一些阶段性的偏移,基于市场判断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过,张长彬也坦言低利率环境带来的投资难点。“现在十年期国债利率已经到了1.6%~1.7%,新发多资产多策略产品,用固收类资产垫高安全垫的操作难度比较大。因为固收类资产的票息利率已经很低,不可能确保未来1~2个月内有安全垫的积累,这也是做多资产多策略的时候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张长彬表示。
谈到多资产多策略产品的发展,张长彬提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在业绩比较基准中体现各类资产比重,二是要尽量把多资产多策略讲清楚。
“现在我们给客户展示的是一个目标收益区间,比如2%~4%或3%~5%,未来我觉得理财公司在做这类产品的时候,要尽量在业绩比较基准中体现各类资产的比重,类似于公募基金产品的业绩基准,这样一方面客户可以看到每类资产的中枢位置,另一方面投资经理可以朝着业绩基准努力,体现超额收益。其次,我们不应该给客户展示收益率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且要尽量把多资产多策略讲清楚,让投资者、渠道能够接受我们。”张长彬表示。
选择偏短期的现金理财度过不确定性时期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正处于多重不确定性交织的复杂环境中,尤其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常见的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外汇等资产价格进入了一个高波动的新阶段。然而,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也存在几组相对的确定性,比如全球风险偏好短期回落,美国经济滞胀和衰退的风险,美元信用坍缩和全球货币秩序重塑趋势,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发力预期等。”张长彬表示。
在张长彬看来,配置各类低相关性的多资产多策略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大家可能觉得‘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谓‘危墙’就是指现在资产的波动性加大和不确定性加大,要回避。另外一句话是‘当雷劈下来的时候,你要不要在场’,这也是A股谈论比较多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也比较复杂,比如去年924政策出台,也就是雷劈下来的时候,你必须在场,否则你去年的收益率就不行了。那么今年的4月7日也是一样,可能你在场了但是股票跌得很厉害。这也是我们做多资产多策略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投资者的配置建议上,张长彬表示,如果风险偏好比较低,可以尽量选择偏短期的现金理财类产品来度过不确定性较大的时期,等到趋势比较明朗的时候,再去配置其他风险等级偏高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