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发银行2024年延续不良“双降”态势 保银协同综合金融持续显效

近年来,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持续下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的同时,银行业净息差有所承压,进而导致行业整体经营表现下滑。
麻辣财经报道记者从广发银行获悉,为了应对低利率环境带来的挑战,该行自2024年以来持续推动增收提效、降本增效以及风险防控。根据报告,2024年全年,该行实现营收692.4亿元、净利润152.8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广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连续两年“双降”。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4.72亿元,较年初减少1.36亿元;不良贷款率1.53%,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5.60%,较年初提升4.7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方面,广发银行资本充足率创历史新高。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提升0.56个百分点至9.67%,资本充足率同比提升1.81个百分点至14.86%。
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是银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完整年度,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广发银行,在五大金融领域均有明显发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贷款余额为2.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过去一年累计投放对公一般贷款7895亿元,创“十四五”以来新高。其中,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355亿元,较年初增长24.96%;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42.30%;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1亿元,新发放贷款利率3.29%、较上年下降111BP;服务社保客户超620万户,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约320万户,居股份行前列。
此外,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广州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大湾区是广发银行重点深耕区域,在支持湾区建设方面有较强的金融资源倾斜。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大湾区制造业、科技企业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分别为690亿元、694亿元、626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24.5%、25.9%和42.2%。
在数字金融方面,广发银行完成了大模型能力规划及架构设计,构建智能语音客服、智能外呼机器人、智能知识库、智能文本客服、智能坐席辅助、智能虚拟数字人等六大智能服务板块,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质效。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后,打造保银协同的综合金融服务成为该行重点发展战略。近年来,广发银行依托国寿集团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在科技强国、绿色中国、健康养老、基础设施、先进制造、能源电力等重点领域,提高综合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截至2024年末,该行在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项下合作投融资业务规模累计超7200亿元,保银协同托管规模超1.1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披露年报的前夕,广发银行于4月28日召开了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蔡希良、蔺雪冰为该行董事。同一天,广发银行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选举蔡希良为该行董事长。
其中,蔡希良于去年接替白涛出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对此,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中国人寿是广发银行的控股股东,蔡希良兼任该行董事长,延续了近年国寿集团董事长兼任该行董事长的一贯安排,应是战略层面的重要布局,显示国寿集团对广发银行的重视与支持。
据了解,自2016年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后,该行成为国寿集团“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之一,其董事长均由集团董事长兼任。
蔺雪冰则为财政部税政司二级巡视员,而广发银行是财政部持股的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持有该行5.218%的股份。上述人士表示,财政部向该行提名股权董事,客观上是为更好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该行的重视和支持,相信必将对广发银行经营管理、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