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南向资金流入与被动ETF影响分析

2025年04月28日,中金公司(601995)发表了一篇基金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被动ETF成为主要推动力。
报告摘要如下: 今年初以来,中国资产尤其是港股市场迎来了一波由DeepSeek引发的“气势如虹”的叙事重估,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一度超过40%。同期南向资金更是超预期大幅买入,尤其在3月之后,成为驱动本轮港股反弹的主力。即便在近期市场因为关税风险引发的波动中,南向资金依然维持强势,年初以来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南向净流入规模达到6,040.8亿港元,已经相当于去年全年流入8,078.7亿港元的四分之三,日均流入规模为去年的2.5倍。 在欧美长线外资尚未大举流入且短期流入可能性也不大的情况下,南向资金显然就成为主力和焦点。诸如到底是谁在买、还有多少空间等,都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南向流入还有多少空间?》中对此做了详细分析,并在当时得出结论: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子弹”可能并没有想象的这么多,也可能不是本轮南向流入的主力。结合公募基金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更新公募基金的港股持仓和配置变化,以此提供更多南向资金动向的细节。 整体趋势:主动权益港股仓位升至31%,ETF增加更多,说明主动公募并非南向流入主力 首先看总规模,可投资港股公募基金的总规模整体抬升,ETF增加更快;新发基金数目同样加速。截至一季度末,内地可投港股公募基金(剔除QDII)共3,890只,总资产2.47万亿人民币,数量较四季度增加105只,规模也环比增加2,426亿人民币,占全部13,173只非货基和18.9万亿人民币规模的29.5%和13.1%,均较2024年底有所提升。这其中,1)主动偏股基金2,126只(总规模1.52万亿人民币,不含ETF),较2024年底增加43只,规模也增加834亿人民币。2)港股通ETF规模增长更快,截至一季度末内地发行可投港股ETF整体规模达到1,789.9亿人民币,较2024年四季度末的1,234.4亿人民币上涨超过45%。发行方面,一季度可投港股公募基金新发数较去年四季度小幅加速,新增105只,新增规模也较上季度有所上升,约682亿人民币(对比四季度79只与408亿人民币)。主动偏股型基金同样如此,发行速度较四季度提速,共43只,且新增规模增加124亿人民币(去年四季度发行39只与115亿人民币)。 其次看持仓情况,一季度主动增持明显,持仓比例再创新高,占南向整体比例也有所提升。上述3,890只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6,509亿人民币,较四季度4,928亿人民币升幅达到32.1%。考虑今年一季度,恒指与MSCI中国分别上涨15.4%与19.9%,表明公募基金在此期间有明显主动增配行为。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持仓占其股票投资市值比例已经升至36.9%,创近五年以来最高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底的30.5%。进一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一季度港股持仓4,084亿人民币,较去年四季度增加26.5%(四季度3,229亿人民币),升幅同样超过指数涨幅,持仓占比也从上一季度的25.9%升至30.8%。这一过程中,公募持仓占南向整体4.25万亿人民币持仓比例也有所上升,从去年四季度的14.6%提升0.7个百分点至15.3%,但主动权益基金占比却依然维持在9.6%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也说明在一季度南向资金大幅流入的过程中,主动权益公募基金并非主力。相反,内地被动ETF持有港股市值则从去年四季度的981.9亿元提升接近55%至1,511.3亿元。与此同时,根据场内流通份额变化估算,内地可投港股ETF在3月累计资金净流入规模达到234.3亿元,创月度历史新高。因此一季度南向大幅流入的背后可能存在许多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通过被动基金配置的身影。 行业配置:互联网与半导体最受青睐,能源与公用事业下滑最多,个股集中度提升 可选消费与半导体等提升最多,相反能源与公用事业明显下滑。对比去年四季度,老经济持仓占比从29.0%进一步降低至20.7%,回到2020年底水平。同期,新经济持仓占比提升至近80%。细分看,电商互联网、半导体产品与设备、制药与生物科技,媒体娱乐持仓占比提升靠前。相反,消费服务、能源与公用事业降幅最大。从绝对持仓水平来看,媒体娱乐、可选消费零售、技术硬件与设备等持仓最高;商业和专业服务、医疗保健设备,必需消费等持仓比例较低。相比自身历史水平,可选消费零售、半导体产品与设备等板块已处于历史高位;相反,消费者服务、能源与金融服务等则处于历史低位。 个股层面,头部集中度明显提升;腾讯、阿里与中芯国际等最受青睐,但中海油与美团下滑明显。一季度内地公募基金重仓腾讯、阿里巴巴与中芯国际,无论是在持有基金数还是市值均增加最多;相反,美团、中海油与舜宇光学科技等则减少最多。重仓持股层面,阿里巴巴与中芯国际也取代美团和小米进入前三大重仓股行列。相比去年底,持有阿里巴巴、腾讯、中芯国际以及泡泡玛特的基金数量上升最多,持有美团、中海油、比亚迪(002594)电子与中国神华(601088)等的基金数量明显减少。此外,重仓股集中度在一季度明显提升,前3大重仓股占前100只重仓股市值39.8%,较四季度提升5.3个百分点,前10大重仓股占前100只重仓股市值也从四季度的58.0%上升至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