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权信托新规打开新空间,家族办公室转型提速

4月25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麻辣财经报道主办的“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新规下,看家族办公室的业务规范与模式重塑”闭门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来自家族办公室、信托机构、私人银行、学术界与法律界的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家族办公室本质业务、行业现状与创新路径,以及股权信托新规落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研讨会设置了主题分享和自由交流环节,多位嘉宾结合实践案例展开深入分析,围绕家族办公室的本质业务定位、行业发展痛点、股权信托新规应用场景等话题,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观点碰撞激发出诸多思考。
家族办公室行业发展仍存基础性问题
会议伊始,麻辣财经报道总裁虞伟参加了本次闭门研讨会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新规的落地,为家族办公室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对行业的合规与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家族办公室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整体服务体系尚不成熟。尽管近十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普遍存在服务内容单一、以财富安全为主,缺乏系统化财务管理、税务规划和家族治理能力等问题。相较欧美成熟市场,本土家族办公室在综合服务能力上仍有明显差距。
此外,行业内供需失衡、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一方面,高净值客户对专业化家族办公室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市场中真正具备规范管理能力的机构寥寥无几。一些机构打着“家办”旗号,实则从事保险代销、移民中介等单一业务,导致市场乱象丛生,进一步削弱了客户信任。
在监管层面,家族办公室的定位和管理边界仍较为模糊,单一家办与联合家办在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利益冲突管理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国内受金融牌照限制,第三方家办难以充当受托人角色,业务模式受限,亟需政策引导与规则完善。
同时,合规风险也日益凸显。尤其在跨境信托、外籍受益人税务合规等方面,部分早期操作因缺乏合规意识而引发处罚案例,暴露出行业对复杂业务场景应对能力的不足。
股权信托新规催生机遇,实践挑战亦不容忽视
本次研讨会上,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新规的落地被视为家族办公室业务模式重塑的重要契机。新规明确了股权信托的登记路径,为处理上市公司、民营企业股权传承等复杂事务提供了法律支撑。
专家指出,新规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通过信托架构解决上市公司股票非交易过户问题,实现代际传承;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平衡权益保障与企业控制权稳定;通过单一家办或联合家办模式,整合家族企业股权与分红收益,搭建利益分配机制;在多子女传承情形下,通过灵活设定受益比例,有效化解潜在股权纠纷。
不过,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监管认定差异、利益分配复杂、区域政策不统一等难点。例如,当前将股票纳入信托仍被部分监管机构视作减持行为,需履行减持审批流程,与家族财富内部配置初衷存在偏差。部分创始人一代对信托架构的认知较为有限,观念转变与前期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目前新规仅在北京试点,全国范围的推广尚待更多地方细则配合与标准统一。
家办业务模式重塑,从资产持有向生态服务转型
面对行业转型需求,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家族办公室应从单一的资产持有管理,转向提供全生命周期、多维度、生态化的综合服务。
一方面,标准化与个性化服务需并重。通过标准化基础服务(如合同模板、收费规则等)降低准入门槛,同时根据不同家族的个性化需求,搭建涵盖信托架构、家族治理、资产配置等一体化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金融与产业资源的深度结合被视为重要突破方向。有机构分享了将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链资源与股权信托需求结合,通过财务顾问(FA)服务,助力客户并购整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案例。这一模式强调家族办公室要充分挖掘客户背后的产业资源禀赋,避免同质化竞争。
此外,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被认为是未来竞争力的关键。不少银行、信托机构代表提出,客户对于家族办公室的需求已从单一产品销售,转向持续陪伴式服务。通过定期财务检视、家族会议组织、代际教育规划等,家族办公室可在客户从创富到传富的过程中,深度参与并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次研讨会达成共识,认为股权信托新规为家族办公室行业注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动力,但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短期内需打通工具应用瓶颈,完善配套制度;中期需提升专业服务与生态协同能力,破解收费与人才瓶颈;长期则需回归以客户为中心的本质,推动家族办公室向专业化、综合化、长期主义转型。
与会专家指出,未来真正有竞争力的家族办公室,将不仅是财富的守护者,更是规则的设计者、传承的陪伴者。行业各方需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初心,共同推动家族财富管理事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