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公募基金一季度业绩亮相

访客 2025-04-26 10:04:51 2509
公募基金一季度业绩亮相摘要: 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业绩日前正式结束披露。一季报数据显示,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小幅收缩,但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股票仓位有所上涨,尤其是港股资产加仓明显,显示出公募机...

公募基金一季度业绩亮相

  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业绩日前正式结束披露。一季报数据显示,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小幅收缩,但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股票仓位有所上涨,尤其是港股资产加仓明显,显示出公募机构的乐观态度。行业配置方面,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重点加仓了汽车、有色金属、电子、医药等板块。

  A股港股仓位均有所提升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小幅收缩,而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的占比均实现上升。

  据中金公司(601995)统计,公募基金资产总值由去年四季度的34.8万亿元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3.8万亿元。其中,一季度股票资产规模扩张,从上季度的6.8万亿元升至6.9万亿元,股票占资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至20.5%;债券资产占比较上季度继续上升4个百分点至58.2%。

  其中,主动偏股型基金规模整体保持不变,但股票仓位小幅上涨。数据显示,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资产总值2.6万亿元,规模与上季度基本持平;股票资产规模较上季度小幅上升至2.3万亿元,仓位上涨0.6个百分点至87.4%。

  “从资金供给来看,通过基金份额和区间净值数据估算,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规模569亿元,同期被动基金规模提升,显现资金选择偏好上的边际变化。”中金公司分析称。

  此外,一季度公募基金对于港股仓位的配置明显提升。兴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港股重仓股规模为3140.52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32.20%,港股仓位由14.52%提升至19.10%。

  汽车有色等板块获加仓

  从调仓轨迹来看,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重点加仓了汽车、有色金属、电子、医药等板块。此外,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持仓还呈现出个股集中度下降、龙头公司集中度上升的现象。

  据兴业证券研究统计,2025年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行业是汽车、有色金属、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加仓比例分别为1.53个、1.11个、0.90个、0.72个、0.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电力设备、通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等行业则遭到较多基金的减仓。

  个股方面,宁德时代(300750)、腾讯控股等6只个股均获得千只以上基金持有。而以持股总市值作为统计标准,今年一季度公募重仓持有的前十大个股分别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600519)、腾讯控股、招商银行、美的集团(000333)、中国平安、紫金矿业(601899)、比亚迪(002594)、阿里巴巴-W以及东方财富(300059)。其中,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的持仓总市值均超过14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控股的持仓规模首次进入前三,持仓市值合计为848.95亿元,再度反映出机构对于港股配置的看重。

  整体来看,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的个股集中度进一步下降,公募持仓更趋分散。据兴业证券统计,前5/10/30/50/100的重仓股集中度中,仅前10的重仓股集中度提升,较去年四季度提升0.11个百分点,其余类型的重仓股集中度则均有所回落。行业视角下,主动偏股型基金前三大重仓行业集中度也有所下降,较去年四季度下降约0.5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龙头公司的持股集中度却有所回升,反映出机构对于绩优龙头企业的关注。中金公司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前100公司市值占比由56.8%升至57.4%,重仓前50市值占比由44.1%升至44.9%。从一季度重仓持股的变动看,比亚迪、山西汾酒(600809)和胜宏科技(300476)持仓规模上升较多,宁德时代、沪电股份(002463)和中际旭创(300308)持仓规模下降较多;港股的腾讯、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获加仓较多,美团获减仓较多。

  投资机构乐观态度凸显

  在基金一季报中,基金经理对于未来市场的展望和行业配置观点也随之披露。整体来看,机构普遍认为,未来工业企业利润或重拾向上趋势,在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下,资本市场将迎来投资窗口期。

  “展望未来,随着流动性的逐步改善,国内资本市场将迎来较好的投资窗口期。国内经济磨底后将有所回稳,景气度变化或重回机构投资视野。”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沈楠认为,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突破带来的创新趋势无法阻挡,将进一步关注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新技术领域的革新对远期各行业发展带来的变革机会。

  睿远基金经理傅鹏博和朱璘也在一季报中表示,未来工业企业利润或重拾向上趋势,资本市场或迎来从“科技牛”的局部行情到多点开花的局面。

  兴证全球基金经理谢治宇则认为,随着逆周期调控政策和家电家居汽车等一系列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落地,经济层面出现了积极信号。情绪消费将是2025年消费投资的重要机会。

  摩根资产管理表示,在市场不确定性仍存的背景下,偏防御属性的方向可能相对占优,同时在增量政策发力的预期下,受益于内需政策发力的消费和投资板块也或有一定的交易机会。从长期视角看,投资者可以关注具有全球供应链优势的产业,如锂电、高端消费电子等,AI相关、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以及以内需消费为主、低渗透率的新消费产业。

  中金公司表示,当前,维稳资金及时注入流动性,上市公司集中发布增持与回购公告,维护市场信心。向前看,政策维稳背景下,市场下行空间有限,中短期可能进入政策观察期,结合年初以来科技叙事和地缘叙事发生的有利变化,当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未来,可关注几方面,一是代表着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方向的半导体等景气成长板块,二是食品饮料等新型红利领域,三是受益于内需增长和政策预期的相关板块等。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