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卖车未来成“副业”?特斯拉一季度储能业务创新高,人形机器人已投产

访客 2025-04-24 10:08:47 50479
卖车未来成“副业”?特斯拉一季度储能业务创新高,人形机器人已投产摘要: 4月23日,特斯拉(TSLA.US)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特斯拉第一季度营收达193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的全球交付总计超33.6万辆,根据乘联会数据,其中上海超级工厂交...

4月23日,特斯拉(TSLA.US)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特斯拉第一季度营收达193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的全球交付总计超33.6万辆,根据乘联会数据,其中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超17.2万辆。同时,储能业务实现了10.4吉瓦时的装机量,同比增长156.6%。

卖车未来成“副业”?特斯拉一季度储能业务创新高,人形机器人已投产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试驾量创历史纪录,马斯克在电话会上表示“除了大环境因素,未见产品需求减弱”。值得一提的是,银柿财经注意到,除了汽车产品之外,在此次财报和电话会中,越来越多的笔墨与新业务相关。

“端到端”技术路线在中国市场得到验证

特斯拉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以智能辅助驾驶与Robotaxi为核心的无人驾驶技术成为最大亮点,无需驾驶员监管的无人驾驶时代正在到来。

自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驾驶员监管版)在中国市场推送以来,该功能已经收到大量车主的正向反馈——这是在特斯拉并未使用该特定市场的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实现的。这说明特斯拉对智能驾驶的路径选择——基于视觉的架构和端到端神经网络,利用了数十亿真实世界数据样本进行训练——已经具备跨地域、多场景部署的能力。

特斯拉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和得州奥斯汀的工厂已实现每日数千辆Model 3/Y和赛博越野旅行车从产线末端至停车区的完全自主行驶。马斯克曾强调:“工厂内的自动驾驶是通向公开道路的必经之路,我们已为Robotaxi的全面落地扫清技术障碍。”

特斯拉计划于2025年6月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服务试运营,并于年底前将服务扩展至北美更多地区。用户可通过特斯拉App自定义行程终点,系统将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并完成接驳。马斯克透露,初期车队规模将达“数千辆”,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全美主要城市覆盖。

在算力方面,特斯拉在得州超级工厂部署的Cortex超算集群已集成5万个GPU,预计年内将扩容至10万个,跻身全球前五大AI训练集群。与此同时,Dojo超级计算机承担了10%的智能辅助驾驶训练负载,而研制中的新一代Dojo超级计算机的算力较上一代将提升10倍。

在车队方面,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5亿英里(约56亿公里)。得州部署的Cortex超算集群,不断通过真实数据优化训练模型,使得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更加聪明,在面对复杂的驾驶场景时决策更加类人。马斯克表示,Robotaxi落地后,单车使用效率将从目前的每周10小时提升至50小时,成为“史上最大资产增值引擎”。

人形机器人进入试生产

人形机器人与AI技术研发的突破性进展也成为本次财报的亮点。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正式启动人形机器人的试生产,首台配备22个自由度灵巧手的机器人已在弗里蒙特工厂成功下线。根据规划,特斯拉将在2025年完成5000台人形机器人的生产,预计2026年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达5万台,最终规模可能超过其电动车业务。

目前,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多项关键升级:22自由度机械手支持精细化抓取、焊接与装卸任务,可适配工厂复杂操作需求;仿生步态优化,通过神经网络自主调整行走姿态,在复杂地形中保持平衡,速度接近人类步速。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当前已进入特斯拉内部工厂测试,执行电池分拣和其它工厂任务。马斯克在2025年CES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巨量增长,全球人机比例将提升至1:5,最终实现年产数千万台规模,覆盖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据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或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的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将推动行业进入爆发期。

储能业务创下历史新高

特斯拉在第一季度的储能业务取得突破性表现。数据显示,一季度特斯拉全球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达10.4GWh,同比增长156.6%,创下历史新高。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作为全球产能扩张的核心引擎,于2025年2月11日正式投产,首台Megapack储能系统成功下线,标志着规划年产能达40吉瓦时的工厂进入量产阶段。3月21日,该工厂首批Megapack产品已出口澳大利亚,迈出全球化供应的关键一步。此外,特斯拉近期斩获日本欧力士集团548MWh储能订单,并与智利Celda Solar项目达成合作,进一步巩固其在亚太及南美市场的领先地位。

上海工厂的投产显著提升了特斯拉的全球交付能力。其模块化设计的Megapack单机储能容量达3.9MWh,成为电网级储能项目的首选解决方案。特斯拉储能业务副总裁迈克·斯奈德表示,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供应中国市场需求之外,也将出口亚太、欧洲等市场。马斯克曾强调,储能业务是特斯拉多元化战略的核心,目标在2025年全年装机量同比增长50%以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