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2025上海车展观察:“炫技”无用,卖车要紧

访客 2025-04-24 10:06:05 26989
2025上海车展观察:“炫技”无用,卖车要紧摘要: 行业在一片惴惴不安中迎来2025上海车展。车展前夕,“对等关税”分走了大部分整车厂和供应商的注意力。贸易摩擦的阴云悬在头顶,在实际的成本负累和供应链部分断供的危机面前,车展似乎并不...

行业在一片惴惴不安中迎来2025上海车展。

2025上海车展观察:“炫技”无用,卖车要紧

车展前夕,“对等关税”分走了大部分整车厂和供应商的注意力。贸易摩擦的阴云悬在头顶,在实际的成本负累和供应链部分断供的危机面前,车展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小米车祸事件后,高涨的智驾热情顷刻间变得不可言说,行业复归几年前那种三缄其口的状态。面对唯流量论的营销和拉踩,车企学会了谨言慎行。

机器人带来的亢奋与绮想也接近尾声。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无论入局者还是普通人,对这个产业都有了更多现实层面的认知。在更有颠覆性的改变出现前,机器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人类的审美疲劳。因此,当机器人取代美女车模坐镇展台,在这个场景下短暂实现了“AI取代人类”,能做的也仅止于接待或者跳舞而已。

广汽展台的AI互动人

缺席

官方数据显示,本届上海车展邀请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相较于往届参展国别范围更广,规模再创新高。预计总客流量约130万人次,日均客流超10万人次。

有超百款首发新车在本届车展亮相,相比上届上海车展93台的首发新车量,略有提升,但含金量算不上高。车展前,大多车企几乎都专为主打车型召开过发布会,出现在本届车展上的新车,要么不够新,要么不够“重磅”。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本次有21家车企缺席上海车展,其中包括韩系品牌现代、起亚,这也是其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缺席A级车展;威马、高合、哪吒,激烈竞争下身陷经营之困,使他们没能再参加一次车展;玛莎拉蒂、兰博基尼、法拉利等传统豪车品牌,逐步消失在车展中。

保时捷展台

现实

留下来参展的,经历过长时间的价格“内卷”、份额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开源节流总归是好的,虽谈不上节衣缩食,起码都变得更务实。

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新势力品牌上。随着业务步入正轨,车型矩阵日益丰富,曾经标榜“不走寻常路”的新势力们向规律低头,逐渐变成被自己嘲笑的“跟不上时代”的传统车企模样。他们不再花太多心思布置展台,撤掉多余的情绪价值类布景,直截了当在自己那块地盘摆满车,加大销售人员队伍,言简意赅,卖车要紧。

营销造势的手段也同步收敛。小米和华为仍然“技高一筹”,即使没有新车,没有雷军,凭免费送东西,小米展台也可以排起四列长龙。华为则请明星搞直播,绕着鸿蒙智行展台走几圈,还是能吸引一大堆摄像头黏上来。但这类小打小闹,并未为本次车展贡献太多讨论量,热度甚至不如昔日的特斯拉维权、MINI冰淇淋。

余承东、马东、黄渤三人正在直播

各位创始人、董事长们保持行踪低调,王传福、魏建军、李斌、李想等只在发布会短暂出现便离场,去年北京车展那般高调看展、四处走动、与友商相谈甚欢的场面不再。

曾经历过那种包高铁邀请海外伙伴参展、“移动的热点”秒产热搜般的近乎狂欢后,展商和观众终于回归了车展最本质的主题:卖车。

另一种解读是,面临着真正的挫折时,车企们意识到无意义的“炫技”已经不可取,与其将车展当成秀肌肉的场所,不如借此机会抱团取暖,共商对策,真正兑现本届车展的主题,“拥抱创新,共赢未来”。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