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顺长城联合国泰海通、同花顺等机构,发布ETF客户投资行为洞察报告

在基金品类中,ETF近年迅速崛起。为全面且深入地呈现ETF市场发展态势,近日景顺长城携手国泰海通、同花顺(300033)、财联社联合发布2024年《ETF客户投资行为洞察报告》,报告梳理ETF市场发展情况,揭示规模与投资者数量增长趋势,从年龄、性别、地域等维度勾勒客户画像,从持仓、交易到收益管理深度挖掘投资行为,以详实数据为支撑、以市场调研为依据,为投资者与从业者提供洞察与实用指引,推动ETF生态高质量发展。
投资者画像:00后客户年增速达212%,一线投资者占比更高
2024年是ETF爆发之年。《ETF客户投资行为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数据统计,全市场ETF年内规模激增1.67万亿,同比增幅高达81.57%,总规模达3.72万亿。投资者数量同样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同源数据显示,ETF(非货币类)份额持有人总数达2095万户(不含联接基金份额),较2019年中期报告披露的177万户增长了10.8倍。
基于调研问卷和国泰海通君弘、同花顺等平台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的数据,ETF具有不错的赚钱效应。近一年盈利2%以上的客户占比约55%(纯股票交易客户盈利比例53%),且大幅亏损的占比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分散风险优势。从投资预期来看,大部分ETF客户期望收益在10%-30%之间,而实际盈利10%-30%的客户占比超27%。
从ETF投资者年龄结构来看, 30-40岁的投资者依旧是中坚力量,占比超过三成。但25岁以下的年轻客群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较前一年客户数占比提升212%,增速在各年龄段中最高。性别方面,男性投资者在ETF市场中占比约58%,略多于女性。但与股票投资者的性别结构相比,ETF市场中女性投资者的比例高出1.4个百分点。显然ETF相对简单透明的投资方式,吸引了更多女性参与其中。
报告数据显示,从地域上看,ETF客户在一线、新一线城市分布更为集中。上海、北京、深圳、福建等地的ETF客户数占比显著高于人口数占比。以上海为例,其人口占全国总数约1.7%,但ETF客户数占比却接近10%。经济发达、金融市场成熟地区的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高,对资产配置的需求也更为多样化,使得ETF在这些地区备受青睐。
根据实际调研,报告还得出,在不选择ETF投资的原因中,“还不太了解ETF,不敢去买”占比高达51.6%,成为首要阻碍,反映出部分投资者由于对ETF缺乏足够的认知。“感觉ETF收益率太低,收益可能不及股票”以17.3%的占比位列第二,体现了部分投资者对ETF收益预期的担忧。另外,“想投资ETF,但不知道如何筛选”占比15.6%,说明投资标的的选择困惑也是影响投资者参与ETF市场的因素之一。
投资偏好新风向:科创赛道新客占比约15%,近九成用户对KOL有所关注
近一年,投资者在ETF赛道选择上呈现出明显偏好,成长风格高弹性赛道备受青睐,根据同花顺、国泰海通君弘客户调研数据,以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为统计区间,科创50、半导体芯片板块成热门选择,科创50赛道新增交易户数占比为7.93%,半导体芯片赛道新增交易户数占比为7.05%,合计占比近15%,也有创业50ETF等境内宽基,以及港股科技50ETF、纳指科技ETF等跨境品种获得了大量新增交易客户涌入。
另外,ETF客户的投入金额和持有时长都发生了显著变化。ETF客户平均持仓金额已从2020年的8.5万元升至2024年的11.2万元,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持有时长上,仍有超44%的客户平均持有时长在1个月以内,但持有时长超过1年的长持客户比例也达到近27%,其中近1.6%的客户持有时长甚至达到五年以上。根据调研,平均持有时长在7天内的客户胜率低于50%,120天以上的客户胜率超过了60%。
值得注意的是,操作频率在3天/次以下的高频交易胜率为49.29%,每5-20个交易日操作一次胜率也仅略高于50%。整体上,无论哪档操作频率收益率中位数绝对值差别并不大,这或许表明操作频率和收益率之间并不具备太强的相关性。
在了解ETF过程中,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与以往不同。报告显示,接近90%的用户对各类媒介上的意见领袖(简称KOL)有所关注,其中更偏好定期解读、晒实盘操作和教投资方法的KOL。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日益多元化。视频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和社交媒体(微博、小红书等)正逐渐成为影响用户的重要媒介。这一现象与ETF客户年轻化的趋势相吻合,年轻投资者更习惯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以满足了快速获取投资资讯和交流投资经验的需求。
投资策略新指南:从数据回测探寻更“赚钱”的投资范式
基于ETF投资者画像与投资行为分析,报告对几种常见的投资策略进行了收益率、胜率回测,在针对宽基指数的“定投、网格、一笔投”策略回测中,定投在平均收益率和胜率方面表现相对突出。更进一步,通过对上证指数30余年历史数据回测可以发现,拉长久期、科学定投可助力普通投资者提升投资胜率。
除长期持有外,科学配置与理性理财同样至关重要。选择相关性较低甚至负相关的资产构建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在具体操作时投资者应避免在高估时追涨,在亏损时可通过定投摊薄持有成本,合理设定止盈止损目标,实现理性投资。
科学配置亦是景顺长城在ETF投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研究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以平衡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在ETF领域,景顺长城推出了丰富且多元的差异化产品线,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28日,其管理ETF规模增长至551亿,产品合计20只,涵盖宽基、行业/主题、跨境、SmartBeta等产品。
在A股市场,景顺长城覆盖核心指数与热门赛道,如中证A500ETF景顺是A股代表性宽基,创业50ETF和科创50ETF景顺分别聚焦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龙头,芯片50ETF、机器人100ETF紧握科技脉搏,红利低波100ETF则为追求稳健收益者提供更优选择。港股范畴内,景顺长城布局有港股科技50ETF追踪科技龙头,港股创新药50ETF聚焦医药赛道,还有红利特色产品,深度挖掘港股投资价值。放眼全球,纳指科技ETF助力投资者参与全球科技盛宴,标普消费ETF则提供布局全球消费的便捷通道。据介绍,景顺长城在ETF领域的差异化布局,希望能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为投资者提供各类不同的底层资产和投资策略。
在金融市场不断演变、投资产品日益丰富的市场环境下,此次景顺长城联合同花顺、国泰海通、财联社发布《ETF客户投资行为洞察报告》,通过深入拆解投资者画像、投资行为以及及策略的有效性,充分展现了相关机构在投资者研究领域的深度耕耘,赋能行业在产品创新、投资策略、投资者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工作,亦有助于为投资者了解ETF市场和相关产品,以及参与者的行为决策等,从而助力其投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