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产地”认定规则通知发布,半导体产业ETF收涨3.17%

4月11日,市场全天延续反弹。板块方面,芯片、石英、北斗导航、AI眼镜等板块涨幅居前,农业种植、家禽、休闲食品、电力等板块跌幅靠前。截至收盘,沪指涨0.45%,深成指涨0.82%,创业板指涨1.36%。ETF方面,博时中证半导体产业ETF(代码:159582)收涨3.17%,成分股中,华峰测控(688200.SH)涨14.21%,中晶科技(003026)(003026.SZ)、金海通(603061)(603061.SH)涨停。
消息面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4月11日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利好国产化率低的品类,例如模拟、射频,预计成熟制程半导体国产化进程亦有望加速。
国信证券指出,科技自强与自主可控是破局关键。贸易的核心仍是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长时间的政策干预是对经济效率和消费者效用的损失。对于本土电子产业而言,面对AI所引致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我国此前所积累的庞大、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以及不断进阶的工程师红利仍将长期构成电子产业最突出的比较优势。科技自强与自主可控仍是当下破局关键,仍然看好“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
东莞证券指出,从自主可控角度,贸易摩擦加剧有望加快高端芯片、射频模组、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国产替代步伐,核心逻辑为: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倒逼自主可控,叠加贸易摩擦推升进口成本,有助于加速相关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从贸易反制角度,继续关注模拟芯片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国产模拟芯片龙头有望在本轮贸易摩擦中充分受益。从产业特征看,模拟芯片行业容量大,高端化空间较广,但当前行业自给自足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