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国产新能源,扎堆港股融资

访客 2025-04-10 16:41:50 77302
国产新能源,扎堆港股融资摘要: 美国增加关税引起的全球市场恐慌下,港股恒生指数一度下跌15%,科技、互联网行业股票更是经历了一轮“见证历史”级别的下跌。而对于几家刚刚在香港股市以配售形式,顺利进行了总共近千亿级别...

美国增加关税引起的全球市场恐慌下,港股恒生指数一度下跌15%,科技、互联网行业股票更是经历了一轮“见证历史”级别的下跌。

国产新能源,扎堆港股融资

而对于几家刚刚在香港股市以配售形式,顺利进行了总共近千亿级别融资的国产新能源车企来说,不知是该庆幸时机选得太准,每个公司都“精确”地实现了高位配售,还是该感叹,港股的这轮牛市为何如此匆匆而过。

时间拨回一个月前的2025年3月4日,比亚迪在港股配售融资435亿港币,刷新了汽车工业乃至中国资本市场的多项纪录;3月27日,小米港股配售约8亿股,融资425亿港币,同一天,蔚来在港股同样以配售的方式,融资40.30亿港币。

就在之后的一周多,全球股市的万马齐喑中,刚刚有些起色的港股市场没能独善其身,港股上市的自主品牌车企股价也跟着下跌了不少,4月7日,小米跌幅达20.59%。

这三笔规模近千亿,闪电般完成在历史夹缝中的融资,对于这些公司,乃至中国的汽车市场,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钱多钱少,都要融资

三笔融资中,比亚迪的规模是*的。而比亚迪这笔融资,创下的纪录还有很多:

港股近三四年*规模的一笔融资、近十年全球汽车工业*的一笔股权再融资、全球汽车工业规模*的闪电配售项目、香港市场工业领域规模*的闪电配售项目......

当现金储备成为衡量中国新能源车企硬实力的标尺,账面现金储备上千亿的比亚迪,又迎来了一笔巨款。比亚迪在募资公告中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海外业务、投资研发、补充运营资金等多个关键领域。

尽管在当天开盘后,比亚迪股价略微下跌,但仍然高于配售股价;中东*家族办公室Al-Futtaim等海外长线战略投资者的参与,也足以说明,市场仍然对于比亚迪展现出善意和认可。

紧随比亚迪之后,小米、蔚来先后宣布将在港股通过配售的方式融资。其中,小米在3月25日早间宣布了配售计划,雷军将减持其持有的老股并认购配售的同比例新股,预计募资金额达到425亿港币,这个数量,已经接近比亚迪此次融资的规模;蔚来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同样是通过闪电配售的方式,以每股29.46港币的价格募集资金40.3亿港币。

比亚迪并不缺现金。在这次融资之后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比亚迪的现金储备达到了1549亿元,“深圳现金王”名不虚传。

但仔细观察比亚迪的年报可以发现,比亚迪的进一步发展,确实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腾讯新闻《棱镜》引用比亚迪一位内部人士称,“不能简单认为比亚迪是因为缺钱才募资,而应该从公司财务数据和经营策略等多个角度去看。”

图源:小米

和比亚迪类似,小米同样是不缺钱的 “北京现金王”。实际上,纵观整个自主品牌汽车行业,小米是现金储备最丰富的。但小米在研发上的投入也不少,2025年预计将达到300亿元。

最近发生的智驾事故提醒人们,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竞赛,还远没有结束。漫漫征途上,少不了企业用真金白银地研发投入铺路。

至于蔚来,现金储备420亿元左右,相比小米和比亚迪,不论是现金还是此次融资40多亿的规模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但这笔融资对于缓解蔚来的周转压力,提升企业经营的灵活度,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毕竟坚持正向研发、全栈自研的蔚来,一年仅研发经费同样是在百亿级别。

研发+出海,自主品牌不敢不“烧钱”

仔细分析此次融资的三家自主品牌车企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融资最多的比亚迪,对于充足资金的渴求也是最强烈的,相比还有手机家电等业务的小米、规模相对较小的蔚来,比亚迪在三家公司中,更具“典型性”。

比亚迪年报显示,最近一年多,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幅,落后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增幅,这意味着比亚迪在经营上花钱的增速,快过了经营活动赚钱的增速。

特别是在整个2024年,比亚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335亿元。但众所周知,比亚迪毛利率处于行业*水平,达到20%以上,比蔚小理等平均售价更高的新势力车企毛利更高,比亚迪在最近一年的钱,究竟花在哪里了呢?

年报显示,比亚迪花钱的大头,在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一项开支的暴涨,同比增长达到了56.29%。一方面是用于日益增长的产量,另一方面则是研发投入。

2024年,比亚迪投入的研发成本就有532亿,对比同样是民营车企的同行,这个数字已经是吉利的4倍、长城的5倍,比蔚来、小米加起来都高。研发投入带给比亚迪的回报显而易见,“全民智驾”“兆瓦闪充”等技术,纷纷在2025年*季度迎来集中爆发期。

但对于比亚迪来说,让新技术落地同样需要更多资金支持。以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为例,有新能源业内人士分析称,比亚迪计划在2025年建成4000座兆瓦闪充站,单站建设成本约500万元(含储能设备),仅直接硬件投入就超过了200亿元。

再看出海,比亚迪对于出海的目标定得很高。2025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目标为100万辆。而在2024年,这个数字是40.57万辆,同比增速已达67.2%。

但比亚迪还想给出海继续提提速。除了直接出口,比亚迪还将在海外直接建厂。未来两年,比亚迪将新建六家海外工厂。摩根大通分析,比亚迪每个标准产能30万辆/年的海外工厂,建设成本约10亿美元。

资金,又成了比亚迪在出海上的一道关口。在《棱镜》此前的报道中,有汽车行业分析师提到,“中国车企持有的现金多是人民币现金。在当前拓展出海业务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大量非人民币资金用于投资扩产。”

充足的现金,成了比亚迪加速本地化生产落地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国际化之于比亚迪的重要性,已经到了企业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升销量天花板、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在这个时候,在港股市场收获的这笔融资,对于比亚迪走向高端而言,是一场不可或缺的“及时雨”。配售完成的当天深夜,比亚迪董秘李黔朋友圈表示,“感恩时代,时代给予了比亚迪如此之厚爱”。

不约而同,几家车企配售融资的目的,普遍都在于加强研发投入和出海。这也从侧面说明,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必须通过研发实现更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出海来打开竞争天花板。

而这两者,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自主品牌背后的“顶流”资本

参与配售的战略“买家”,或许能在出海上为自主品牌提供更多层面的支持,特别是在当前关税存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一些特定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就显得更为重要。

比如,在此次配售融资的买家中,来自中东的Al-Futtaim家族办公室格外引人关注,对于追求出海的比亚迪来说,或将成为一大助力。

Al-Futtaim是一家成立于1930年代的老牌家族办公室,业务横跨房产、汽车、金融、零售等多个领域,拥有中东地区*的汽车经销商网络。福布斯中东评选出的“*影响力的100个阿拉伯家族企业”名单中,Al-Futtaim排第二。

早在此次融资之前的2023年,比亚迪就通过和Al-Futtaim的合作,把比亚迪汉卖到了迪拜的Uber市场,改变了原本由特斯拉和雷克萨斯主导的网约车市场。

除了获得现金,来自Al-Futtaim这样*中东家办的战略投资,还能让比亚迪在扩展营销网络、提升品牌海外影响力等方面收获颇多助力,甚至借此共享售后服务体系、优化物流和金融解决方案等等。

在战略层面,比亚迪有望借助Al-Futtaim的影响力,以中东为跳板辐射非洲及欧洲市场;Al-Futtaim家族和与中东政商界的深度联系,甚至也有可能为比亚迪争取当地更好的政策支持,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化战略。

这和2023年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两次投资蔚来的33亿美元有些类似。在获得了CYVN的战略投资之后,蔚来在阿布扎比布局了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家蔚来中心。虽然不像比亚迪那样将在当地建设工厂,但蔚来宣布将在当地建设研发中心。

面对当前不确定性逐渐加强的出海环境,得到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支持,对于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是一大利好,有助于更好地分散出海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不过,从现在来看,三家车企的融资时机恰到好处,直到2025年3月底,港股市场的持续繁荣,特别是科技类企业,一度在港股市场的价值普遍达到了相对高点。2025年*季度,恒生指数上涨15.2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达到了20.74%,表现相当突出,跑赢全球主要市场。

竞争激烈的企业在市场流动性较好的时候选择配售“套现”,能够募集更多资金。当时——其实只是一周前——有人猜测,会有哪些自主品牌车企会选择跟进,很多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小鹏。

随后,小鹏副总裁于涛在微博回应称,“或许行业还有一种增发方式,是认为自家股价到了高位,但看公告,大师兄(指何小鹏)认为的高位是750元。” 言下之意,就是小鹏不缺钱,不想通过增发、配售的方式融资。小鹏的现金储备尚有419.6亿元,相比去年还增加了60多亿。

无论有没有在这个时间窗口成功配售,对于各个自主品牌来说都没有任何遗憾。至于当前阴晴不定的关税之争,回头来看,也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