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滞留9个月的宇航员,被马斯克接回家

3月19日,SpaceX 载人龙飞船 Crew-9自主脱离国际空间站。在完成一系列脱离点火操作远离空间站后,“龙”飞船进行多次轨道降低机动,抛弃货舱,并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最终在佛罗里达海岸附近溅落。
左起分别是美国宇航局宇航员苏妮塔・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宇航员亚历山大·戈尔布诺夫(Aleksandr Gorbunov)以及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尼克·黑格(Nick Hague)和巴里・威尔莫尔(Butch Wimore)。来源:NASA
滞留太空9个月,两位波音宇航员乘坐“龙”飞船成功返回了地球。
2024 年 6 月 5 日,美国宇航员苏妮塔・威廉姆斯和巴里・威尔莫尔搭乘波音公司 “星际客机” 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为期 8 天的任务。但因飞船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返程计划搁浅。随后,SpaceX 的 “龙” 飞船因制造延误,发射日期一推再推,导致两人在国际空间站滞留了 9 个月。
在这期间,他们经历了孤独、等待,也见证了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的坚韧。事故之中,人类再次书写了探索的故事。以下,enjoy:
1
延期9个月的出差之旅,要花多少钱?
2024 年 6 月 5 日,美国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妮塔・威廉姆斯乘坐波音公司的 “星际客机”(CST - 100 Starliner)进入太空。这次任务对于波音和NASA来说,都是关键的一步,意味着商业载人航天载人竞赛中能否分一杯羹。
因此,选择的两位NASA资深宇航员,都曾长期执行任务。威廉姆斯最长执行195天,威尔莫尔则是167天。听起来,两位拥有着较强的面对突发状况的心理准备。
6 月 6 日,客机顺利抵达国际空间站。原计划“旅行一周”后,于 6 月 14 日乘坐 “星际客机” 返回地球。
然而,在 “星际客机” 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关键时刻,一系列严重的技术故障接踵而至。先是发生了氦气泄漏,这一问题对飞船的气密性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构成了极大威胁。紧接着,推进器也出现故障,导致飞船无法按照既定的自动程序完成对接。情况万分危急,好在两名宇航员训练有素,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冷静的心理素质,通过手动控制艰难地完成了对接,成功进入国际空间站。
但此时,返回地球成了难题。“星际客机” 因故障无法正常执行返回任务,不得不滞留在太空,两名宇航员也因此被困在了国际空间站,一场漫长的等待与营救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事件发生后,为了调查并排除故障,NASA 和波音公司多次计划却又推迟返航时间。2024 年 8 月,NASA也曾考虑过让两人乘坐 SpaceX 的 “龙” 飞船,随 Crew - 9 的宇航员在 2025 年 2 月返回,但因技术准备不足等原因,返程时间推迟至今。
持续至今,两位宇航员曾不停地向地球“报平安”。
威廉姆斯曾表示,体重几乎没有变化,还可以在太空环境下翻跟头。2025年1月,两位宇航员还配合着用5.5小时成功在空间站外移除了一个有故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算上此次太空行走时间,威廉姆斯真正打破了女性宇航员的太空行走累计时长纪录。
据《华盛顿邮报》消息,2024年,两人在近六个月里,还协助参与了60多项科学研究。
滞留太空期间,美国宇航员不仅要做实验,可能还要考虑出差费用报销问题。那么,九个月的太空出差成本有多高?
按照规定,除了俄罗斯航天局和NASA规定的宇航员外,其他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是要收费。<_o3a_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transparent;outline:0px;">
2019年,NASA在官方网站上给出了收费标准:每人每天费用为3.5万美元,其中11,250 美元是空间站的生命支持系统和厕所的费用,食物、航空和医疗用品在内的机组人员用品每天的费用为 22,500 美元。这还没算来回的船票,大概5000万美元左右。
而对于宇航员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何时能安全返回地球。就透露的图片来看,两位宇航员的身体素质已经接近极限,等待将不再是保守的选择。
2
一变再变的「接人大计」
Step 1:艰难漫长的故障排查
“滞留”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公司迅速组建了专家团队,全力以赴投入到对 “星际客机” 故障的排查与分析工作中。
推进器作为飞船返回地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件,其故障原因的查明成为首要任务。通过在地面模拟各种状况,对推进器进行了大量的测试。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地面测试并不能完全模拟飞船在太空中的实际情况。
Step 2:一改再改的返航方案
最初,NASA 和波音公司倾向于由 “星际客机” 将宇航员送回,毕竟这是原本执行此次任务的飞船,在设计上是为宇航员的往返太空而打造的。
然而,随着对故障的深入了解,这一方案面临诸多挑战。修复 “星际客机” 的故障并非一蹴而就,而且即使修复后,其可靠性也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在太空中,任何一点细微的故障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确保飞船在返回过程中的*安全。
于是,NASA 开始考虑其他替代方案。
2024 年 8 月,有消息传出,考虑让被滞留的两人乘坐 SpaceX 的 “龙” 飞船,随下一批执行长期任务 Crew - 9 的宇航员返回地球。这一方案意味着两名宇航员需要在国际空间站继续工作半年,直到 2025 年 2 月才能返回。
看似*方案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两名宇航员所穿的宇航服是为 “星际客机” 设计的,并不适用于 SpaceX 的飞行任务。如果搭乘 “龙” 飞船,他们可在没有合适宇航服保护的情况下返回,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返回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停留在太空的时间越长,宇航员暴露在宇宙辐射中的时间就越多,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严重的潜在威胁,如增加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此外,将两名宇航员编入 Crew - 9 乘组,还需要对任务安排、工作分配等方面进行重新调整,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协调工作。
后续,NASA 一直在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不断与波音公司、SpaceX 等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力求找到一个既能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又能*程度减少对现有任务影响的*方案。
Step 3:特朗普、NASA与SpaceX 的决策
2025 年 1 月 28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 上发文,指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及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采取行动接回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宇航员。
这一指示无疑给整个营救行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此前,虽然 NASA 一直在努力推进宇航员的返回工作,但进展缓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担忧。特朗普的介入,使得营救行动的紧迫性再次提升,也为 SpaceX 参与营救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随后,NASA 迅速做出决策。2 月 12 日,NASA 宣布国际空间站例行飞行任务 Crew - 10 的发射时间提前至 3 月 12 日,比原定的 3 月底要早数周。
声明当中,NASA商业载人计划负责人史蒂夫·斯蒂奇提到“载人航天充满未知的挑战,我们能够从SpaceX的商业努力和提前准备好的另一艘飞船以供评估和使用中受益良多。”
接到营救任务后,SpaceX 立即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
首先,对执行 Crew - 10 任务的 “龙” 飞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从飞船的生命保障系统到推进系统,从通信设备到导航系统,每一个关键部件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调试。工程师们仔细检查每一个零件的磨损情况,对可能存在隐患的部件进行及时更换,确保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同时,为了适应此次特殊的营救任务,SpaceX 对 “龙” 飞船的一些系统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例如,在对接系统方面,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流程和设备进行了再次校准和匹配,确保能够准确、安全地完成对接。在返回舱的设计上,也考虑到了搭载四名宇航员(包括两名滞留宇航员和 Crew - 9 任务的两名宇航员)的情况,对舱内的空间布局和设备配置进行了优化,以提高宇航员在返回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此外,SpaceX 还对执行此次任务的宇航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除了常规的航天飞行训练外,重点针对与滞留宇航员的交接流程、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确保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保障滞留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
值得注意的是,在SpaceX星舰发射之际,马斯克曾提到“尽快放弃空间站”。对此,正滞留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威廉姆斯进行了回应。
威廉姆斯认为,她到这里看到了许多科学成果,国际空间站正处于“辉煌时期”,现在不是说放弃的时候。
3
并非首例的“滞留”,如何“救人”?
抛开救人不谈,此次任务是 SpaceX 为 NASA 执行的第十次国际空间站人员轮换任务。Crew-1接替Crew-9机组人员。
一如既往,此次4位宇航员出发,包括NASA宇航员&指挥官 Anne McClain;NASA 宇航员&飞行员 Nichole Ayers;俄罗斯航天局任务专家 Kirill Peskov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任务专家 Takuya Onishi。
在抵达国际空间站后,Crew - 10 任务的宇航员与空间站上的人员进行一系列交接工作,包括物资交接、科学实验项目的交接以及工作任务的交接等。
完成交接后,滞留空间站的两名美国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妮塔・威廉姆斯与执行 Crew - 9 任务的宇航员尼克・黑格等人一同进入 “龙” 飞船。
随后,“龙” 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启动返回程序。在返回过程中,飞船经历再入大气层、减速降落伞展开等关键环节,最终在预定海域实现安全着陆。
滞留太空,并非仅此一例,NASA也有过经验。
NASA宇航员弗兰克·卢比奥,在2022年执行任务时,曾因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出现冷却剂泄漏问题,被迫滞留太空371天。
当他被抬下飞船时,他承认,接受任务延期总会有些失望,但从6个月变为12个月,总好过8天变成8个月。
同样,威廉姆斯自述到,国际空间站已成为了“快乐星球”。“这里非常宁静,虽然多数时间都忙碌,但能让人静心思考,甚至改变你对地球上发生事情的看法。”
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对于宇航员来说,能够拥有乐观平静的心态,再好不过。
延期与接回的选择,难以简单地用是非对错一概而过。
“我很难理解地球上的人为何不能和睦相处。我们只有一个星球,本应为共同生活在此感到庆幸——因为这就是人类*的家园……这种视角会让你重新审视一切”
当真正聆听最接近太空主人公的独白,或许可以从中获得人类最初探索的初心——你我是否为孤独的个体,地外生命和更远的未来是否有另一番天地。
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人类的探索之旅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