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净值不到5分钱,平安信托这只产品发生了什么?

访客 2025-03-13 10:33:16 29851
净值不到5分钱,平安信托这只产品发生了什么?摘要: 经历年初的“开门红”后,债市在近期迎来一波明显调整,投资范围与之相关的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收益率均出现下滑。在信托产品中,净值下滑幅度最为明显的是平安信托发行的一只单一资金信...

经历年初的“开门红”后,债市在近期迎来一波明显调整,投资范围与之相关的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收益率均出现下滑。

净值不到5分钱,平安信托这只产品发生了什么?

在信托产品中,净值下滑幅度最为明显的是平安信托发行的一只单一资金信托产品。从今年初至今,该产品的净值一路下跌,近期最新的跌幅接近80%,2025年2月21日的公告显示,产品净值只有0.0496元。

这只信托产品名为——平安信托-臻合6号单一资金信托(以下简称“臻合6号”),成立于2019年7月15日。在成立初期,该产品曾有过不错的收益率。据平安信托官网早前显示,该产品在2020年8月的收益率接近30%,此后收益率一直处于波动下滑中,2024年下跌超过46%,产品净值仅为0.2589。

进入2025年后下滑幅度更大,2月份有两周的跌幅都超过了40%。在这期间,整体A股和债券市场表现相对稳定,只有这只信托产品的净值走出了“独特行情”。

目前平安信托官网上这只产品的净值信息没有公开显示,需要以定期报告为准。

何为单一资金信托?

在信托行业,信托资金来源可根据产品分为单一资金信托和集合资金信托。与日常能接受普通投资者认购的集合信托产品不同,臻合6号这类单一资金信托的委托人和资金来源大部分只有单一主体。

单一资金信托也可以为银行、保险等机构定制,资金投向和期限根据委托人需求来灵活设计,相比集合资金信托要进行产品的公开推介,单一资金信托业务的信息无需公开,具有完全的私密性。

另外,这类产品的净值表现相对也有局限性。单一资金信托的净值通常不对外公开,且投资策略和收益分配方式高度定制化,净值表现无法与其他集合信托产品或市场基准对比。

从臻合6号成立时间来看,至今已有接近6年时间。信托行业内产品的主流期限一般是1-3年,少数超过3年的长期产品‌,投资者会更追求稳定的收益率。类似臻合6号这类期限长、但收益大部分年份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这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据银柿财经查询,平安信托在2018年6月22成立了一只名为臻合2号的单一资金信托,但该产品目前官网显示已结束。

在资金运用方式方面,单一资金信托的资金运用更为单一,贷款运用型占比更高,投资和交易性的比例较小。集合资金信托则主要投资于质押融资类资产,包括股票收益权、债券回购等具体相对稳健收益的领域。

信托投资领域内,如果是投资运用型资金,大多机构往往选择直接通过股权、债权投资的方式进行,而不会借助信托公司的渠道。

目前公开市场关于臻合6号的资金投向并无明确信息,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类产品投向债券、股票市场的可能性较小,更多是投向委托方熟悉的项目领域。

一位信托业人士告诉银柿财经,单一资金信托比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更单纯、简洁。几乎都是运用于一个对象、一个项目,其资金来源,一般也以同业资金为主,也就是相关银行、证券的资金,在2020年之前这类信托主要投向政信项目、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其中房地产占大头。

“单一资金信托的委托人对资金运用对象有一定了解,只是将单一资金信托作为通道借款给其使用者,那个时期房地产火热,回报率高,不管是单一还是集合,多数信托都投入其中。”该人士称。

信托的通道业务

单一资金信托也曾作为通道业务的一种渠道。平安信托就曾因单一资金信托的资金来源问题受到监管处罚。

2023年12月12日,平安信托因协助保险资金变相投资单一资金信托、净值化管理不到位、嵌套层数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合格投资者人数突破资管新规要求、信息披露管理不到位等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处罚款180万元。

“金融监管处罚事项一般都是对过往项目的追溯”,一位监管人士告诉银柿财经,平安信托当时受罚的具体事件发生时间更早,单一资金信托的管理存在不合规问题。

在近些年信托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通道业务发挥过重要作用。早期银行受制于监管指标约束或融资方的行业、资质限制,不能直接为其提供贷款,转而借道信托产品为融资方发放贷款。

这个期间,“银行+信托”,也有部分“保险+信托”模式,成为通道业务的主要表现形式。此后信托资产规模一路走高,一度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

随着监管机构对信托公司风险防范、业务合规方面加强监管,尤其是对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融资类业务、通道类业务进行重点压降,开始强化信托的服务属性,不断弱化非标和通道业务规模。

一位房企融资人士对银柿财经表示,在上一轮房地产的高歌猛进时期,信托是不少房企融资的主要来源,房企前期拿地的资金,都可以通过信托渠道获得,那时利率基本都在10%以上,高的甚至接近20%。此后项目开发阶段,还可以继续借助特定信托产品融资,其中单一资金信托就是常用方式。

“从2022年开始,房地产进入持续深度调控,多家民营房企面临公开债务压力,在非标融资如信托方面,也有较大规模的隐性债务,这对相关信托产品的兑付造成了不良影响。”该人士表示。

当时一家信托公司从关联的保险公司获得资金表面上是设立资金信托,实际上是以单一资金信托为通道将资金借贷给房企,把一笔借贷巧妙包装成“信托贷款”,以此来规避当时相关部门对房企资金来源的审查。

但在监管日益严格和主要投向领域房地产行业出现风险后,信托公司也开始主动减少通道业务。

2023年7月份,当时的平安信托董事长对外表示,在信托分类新规出台前,平安信托即启动战略转型,明确了以服务信托、私募股权、机构资管业务为核心的业务方向,同时坚决退出传统融资、通道业务等。

平安信托“踩雷”房地产

作为信托行业的龙头企业,平安信托曾经在房地产领域进行大量投资,但这两年也不可避免受到地产行业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去年4月,一只名为平安信托福宁615号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福宁615号”)公开出现兑付延期。这是一只房地产股权投资类产品,存续规模约7.72亿元,投资者起投门槛超过100万元,平安信托的管理费为2.7%。

该产品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间接投资了位于厦门的一处地产开发项目,但因项目销售不及预期、回款困难,无力偿还各类借款,导致信托计划兑付延期。该地产开发项目是由后来出现债务危机的闽系房企正荣地产参与。

当年4月10日,平安信托发声明称,对投资者致歉,并表示在通过持续跟进标的项目开发销售及资金回笼情况、推进信托计划持有标的股权转让退出等方式推进项目处置。

福宁615号在当时出现的兑付问题,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平安信托在房地产领域投资风险的担忧,一度出现平安信托”爆雷“的说法。但该产品只是单个案例,并没有对平安信托整体运营造成较大影响。

除了与正荣地产相关的项目出现兑付问题外,平安信托此前相关产品投资的融侨集团、荣盛地产、祥生地产项目也出现类似问题。这在当时的市场看来,平安信托“踩雷”了多家民营房企。

一位平安集团内部人士告诉银柿财经,整个集团当时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巨大,平安信托通过融资、通道业务也深度涉及了地产投资,主要以项目投资为主,受后来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出现了不少损失。当时房地产信托产品,成为信托公司踩雷的“高发地”。

平安集团在房地产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损失发生在华夏幸福身上。2021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进行资产减值计提合计432亿元。目前,平安集团仍是这家房企的第一大股东,处于深度套牢中。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