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资本热捧中国资产,科创综指ETF天弘早盘换手率超9%,机构建议聚焦“新质牛”主线

3月11日,市场早盘震荡调整,科技股回调明显。相关ETF中,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早盘收跌1.19%,不过盘中交投活跃,换手率超9%,在同标的产品中暂居第二,溢折率为0.04%,频现溢价交易。成分股中,建龙微纳、海优新材涨幅均在13%以上,芯源微涨超9%,华兴源创、国博电子等跟涨。
消息面上,据媒体报道,近期,全球资本正在参与本轮中国资产重估,一部分在积极寻找买入机会。比如,2月韩国投资者投资中国股票的月度交易额环比增长近两倍。此外,近期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贝莱德等机构纷纷发布报告,看好中国股市的未来表现。受访人士认为,全球资本从美股科技股中获利了结,寻找新的估值洼地,流入A股和港股科技股的趋势明显。
除了外资外,国内机构也纷纷看好中国资产重估,认为长期来看中国资产仍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其中科技等“新质牛”为主线。
华西证券(002926)指出, “中国资产重估”正当时,建议聚焦“新质牛”主线。今年2月以来,国内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的科技突破是催化本轮科技行情的核心因素。经过前期上涨,市场对科技交易拥挤度的讨论上升,但从中美估值对比来看,当前中国科技指数估值仍有提升空间,“中国资产重估”尚未结束。政策层面,今年政策对稳资产价格的重视程度提升,稳股市楼市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财富效应,更是有助提振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产业层面,科创政策支持叠加中国AI+产业应用不断落地,支撑科技行情的持续;资金层面,今年中长期资金入市空间可观,有望从资金结构、市场投资理念、上市公司估值等多个维度,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格局,不断提高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东吴证券认为,中国科技重估叙事延续。长期看,中国资产未来仍旧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催化剂。未来如果中国宏观经济基本能够在二、三季度进一步企稳,尤其是房地产能够在Q2触底,那么今年中国名义GDP将进一步实现复苏,届时全球资金选择进入中国的意愿,将越来越强烈。不过海外中长线资金仍旧担心中国基本面,如果物价下行压力加大,资金或相对谨慎。
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紧密跟踪科创综指(000680.SH)。该指数于1月20日正式上市,样本市值平均数和中位数,都与科创板全市场基本一致,主要发挥对科创板市场整体表征功能,市值覆盖率达到97%。从行业分布看,以申万一级行业为例,指数成分股分布在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 “硬科技” 领域。
(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